第104章

  前者还好,后者就触及到了弘历的底线。
  可能在弘历没有登基之前,弘历和额捏钮祜禄氏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等到弘历登基后,两人的利益就变得有些不一致起来了。
  尤其是弘历在登基前,才经历了“福晋泄密一事”这事到现在都还没查出结果来了。
  不是吴书来等人不努力,而是谁让突然发生了先帝驾崩的事情了,这事自然就放在了后面,先巩固自己屁股下的龙椅要紧。
  在有“福晋泄密一事”的前提下,你让弘历怎么看待皇太后现在干的事?
  当然是不高兴,并且起了警惕心呀!
  可能皇太后的确没有害弘历性命的想法在,可从前面几任皇太后来看,当上的皇太后的人都拼命的想要给自己娘家和自己偏心的人捞好处,丝毫不会顾忌当前的局势。
  在弘历眼里,现在的皇太后就是如此。
  最简单的,也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让自己的表妹入宫,然后等表妹生子后,想办法让表妹的儿子继位,达成两任皇帝都出自一家的成就。
  一下子就能给娘家在来一个世袭的一等承恩公爵位。
  成为第二个“佟半朝”这不指日可待!
  给娘家捞好处,弘历勉强还能理解,可问题是时间不对呀!
  皇太后这个时候伸手,把原先管着内务府的果亲王允礼放到哪里去了?把皇后放在哪里去了?
  前者是先帝给他留下来的四大辅臣,弘历刚刚成为皇帝梳理朝政还得靠四大辅臣辅佐他,而且果亲王允礼的额捏勤太妃还帮忙养着弘历的儿女了。后者娘家很多子弟都在军中,对稳固弘历帝位很有帮助。
  这不给人家好处,人家凭什么要帮你?
  就因为你是皇帝?
  呵呵,历朝历代的傀儡皇帝多得是!
  而且更让弘历不高兴的是,皇太后插手内务府也就算了,虽然仁皇帝当年因为孝庄文皇后的缘故消弱了皇后的宫权,但的确有一部分内务府的事皇后可以管。
  但问题是,之后皇太后竟然开始插手前朝的事情,这就让弘历不能忍了。
  为了哭灵方便,弘历就让未成亲的皇子公主们暂时住在斋宫,永璜永琏,包括黄令曼苏格格刚刚生的小阿哥也不例外。
  这其中先帝的幼子弘曕也被安排住进去了。
  也不知道谦嫔是担心以前他们母子依靠齐妃的事,会让现在成为胜利者的皇太后母子记恨,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总之就是,皇太后对弘历说谦嫔脑子发昏,竟然让弘曕叫弘历为“汗阿玛”。
  讨好意味太过明显了。
  弘历当时听了立马就将弘曕身边的奴才重打40大板。
  但皇太后的小心思,弘历也看出来了,就是借着这事试探他。
  不然弘曕怎么不当着他的面叫,反而是从皇太后嘴里说出来?
  于是弘历立马当机立断,下了圣旨:因为先帝薨逝,他悲伤至极,所仰恃者惟皇太后,但却有人在皇太后耳边说胡话,让皇太后听了那些话心事重重。若是真有什么事,他这个做儿子的难道不会和皇太后说吗?
  因此下令宫中的奴才不得将市井流言说给皇太后听,污了皇太后的耳。并且还派出了身边两个心腹太监陈福、张保去伺候皇太后,监督这事,若是有人敢犯,一律严惩。
  第68章 轩然大波
  下旨后,弘历没有去管皇太后和别人怎么看待这事,他正在给皇太后“擦屁股”。
  九月初七日,弘历尊先帝谦嫔为皇考谦妃。
  随后按照钦天监和礼部搞出来的流程,在九月十一日将先帝棺椁送出皇宫,移送到雍和宫停灵,等清西陵的泰陵地宫完全修建好后,再将先帝的棺椁移过去下葬。
  之后,又下旨给内务府,给諴亲王允袐、和亲王弘昼分旗赐第。
  是的,别看他们三在雍正十一年就被下旨册封为和硕亲王,可实际上一直都住在皇宫里,宫外面的和硕亲王府到现在都还没修建好了。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应该在去年就已经修建好了,可谁也没有预料到之前准噶尔部犯边疆,和对方打了一场,这事就给耽误了。
  等到弘历把朝臣、宗室、兄弟都赏赐完后,才终于想到了自己后院的那些小妾。
  九月二十四日,弘历谕内阁诏封高姓侧福晋为贵妃,那拉姓侧福晋为妃,黄姓格格、苏姓格格均封为嫔。金姓格格封为贵人,海姓格格、陈姓格格均封为常在。
  贵妃娘家是包衣佐领人,出为本旗满洲人。黄姓嫔娘家是包衣管领下人,出为本旗包衣佐领下人。
  这道下给内阁的旨意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是因为是孝期弘历就册封后妃,也不是因为给后妃抬旗。
  这都是先帝当年登基后干过的事情,到了弘历这里,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声旧例,子随父。
  不是什么新鲜新闻。
  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内容——包衣出身的高侧福晋封为贵妃,满洲镶蓝旗大选出身的那侧福晋封为妃,让整个满洲八旗都轰动了。
  其实如果没有八旗这个制度在,这么册封完全合情合理。
  高侧福晋要资历有资历,也曾经给弘历怀孕过,而且人家的老爹现在还在江南帮着弘历监视江南,让这块赋税重地不会因为新帝继位起什么风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