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好逑_分卷阅读_34
长安正在院子里,试图跟一棵桃树交流,就听盥洗房内爆发出了一阵猖狂的大笑。
长安顿时喜上眉梢,拉住了刚从小厨房里钻出来的王传灯:“灯爷,小师弟真的喜欢我给他买的衣服!”
王传灯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这还用说吗。”
季三昧的确挺喜欢的,用过饭后,他穿着这件让他很翘的裤子滚上了床,等着晚上鬼车随时造访。
沈伐石刚才被季三昧嘲笑得有点上火,这会儿是死活不肯接近他了,只怕他又闹什么幺蛾子,守在一张蒲团上打坐调息,但显然这样的距离完全挡不住季三昧的嘚吧嘚:“师父,你什么时候知道我有异灵根的?”
沈伐石眼睛都不睁一下:“在你睡觉的时候我试探过。”
季三昧侧身躺着,笑吟吟地端了烟枪,唇齿合住烟嘴,缓缓吸了一口:“师父趁我睡觉的时候动手动脚,真是衣冠禽兽。”
沈伐石:“……”
季三昧准确地掐中了沈伐石的脉,在他爆发只差临门一脚时果断闭嘴,享受地就着沈伐石的黑脸抽完了一袋烟,双手往后脑一垫,安稳睡去。
沈伐石自己也觉得自己太不是东西,季三昧还是个七岁的孩子,自己就肆意觊觎,心神荡漾,委实不妥,趁季三昧睡熟,他想念一段梵呗赞偈以消心头恶念,无奈经书也治不了他的病,他只好心神不宁地起身,去一侧的书房书架上寻找些闲杂书来消弭繁杂庞芜的心绪。
他翻开了第一本书:……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沈伐石把书砰然合拢,换了一本诗词集。
“……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径一通津。”
……最近的书真的是越发不正经了。
沈伐石无心读书,索性起身,走向了门口。
长安还在锲而不舍地跟那株桃花树说话,想要从里面抓个小姐姐出来,王传灯正坐在户外的台阶上,初升的一轮牙月将狭窄的清辉投在他的脸上,将他的面部轮廓调和得愈加柔和温暖。
王传灯出身不详,年龄不详,沈伐石最初遇见他的时候,年十一,地点在一口布满人肉腥味的妖窟。
十岁不到的孩子,一张脸肿得像个馒头,双手染血地坐在白骨堆里,对面是一个精疲力竭、头发蓬乱的女人,她已经失了魂魄,口里只顾喃喃咒骂:“逆子,逆子。”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打算举家迁移到另一个城镇的三口之家,只是因为男主人想偷懒从山里绕个近路,就被一帮妖邪擒住,父亲在挣扎奔逃中被咬断了腿,一家人心惊胆战,缩在潮湿生苔的妖窟角落里瑟瑟发抖。
这些妖物们孤独日久,见了三只活物,起了肮脏的玩乐之心。他们将一把生锈的镰刀塞到了那漂亮孩子的手里,告诉他,爹爹和娘亲,只能活一个,一刻钟之内,你用镰刀砍下其中一个的脑袋,另一个才能活。
小小的王传灯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哀求下,饮泣着走向了父亲。
母亲从小待他极好,他舍不得母亲。
父亲的腿断了一条,太痛苦了。
选择父亲的理由,王传灯记得格外清楚,但具体怎样砍下人头,怎样起手,怎样挥刀,却被他忘得一干二净。
妖物们被这样的哄得心情大悦,一哄而散,把王传灯丢给了他爱夫如命的母亲。
在那之后,王传灯同样不记得被母亲打了多少记耳光,他只觉得母亲很累,他要安慰母亲,可是他每次靠近母亲,都会被她尖叫着厮打推搡一番。
当沈伐石到来时,王传灯心里的灯火陡然亮了起来,他说不出话来,指着母亲,嘴唇抖索,但对面的女人却青白着一张脸,重复道:“逆子。”
沈伐石把人翻过面来,王传灯就看到,女人的手腕已经被石头划了一道孩子嘴巴大小的口,她全身的血都流光了。
就在王传灯充满希望地注视着母亲的时候,母亲对自己弑父的儿子施加了严酷的报复。
女人最后的话是:“逆子。”
王传灯前十年的人生,得到的最终评价,是“逆子”。
跟了沈伐石后,他是“疯子”,是“灯爷”,是“火灵根不世出的奇才”,是“那个拿了镰刀就发狂”的怪胎。
哪一种都是他,又或许哪一种都不是他。
沈伐石在王传灯身边坐下,平淡地打开话题:“若是鬼车到来,你守在他身边,务必寸步不离。”
王传灯侧过脸,他天生眉目就柔和得过分,甚至后天的嗜血都没能夺去这份老天爷的赏赐:“是。”
王传灯又补充道:“总督,夫人的裤子好看吗。”
沈伐石:“……”
他突然又觉得王传灯面目可憎且欠抽起来。
王传灯:“总督,我没别的意思,就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
沈伐石和王传灯相处日久,哪怕眨一下眼皮就能懂对方想要说什么:“你从隔壁问出什么来了?”
王传灯在不耍流氓不砍人时,面相相当和蔼可亲,是邻家大爷大妈最放心的那种长相,因此在向陌生人问询诸项事宜时,派他前往,可谓无往而不利。
王传灯:“隔壁的夫人姓罗,娘家姓李,闺名没打听到,但我与她攀谈时,她家的管家娘子出来说,‘柔夫人刚才发了梦魇’。”
据许泰所言,这位罗夫人乃是罗员外的续弦之妻,罗员外年事已高,在男女之事上已丧失追求,家里仅有的妾侍在其死后就被塞了一笔钱送出了门,这位能够格称得上一句“柔夫人”的,应该就是她口口声声所唤的“家姐”。
王传灯:“我向他打听总督夫人之事,她不肯透露太多,只说她们姐妹俩愚蠢,救了条毒蛇,害了她姐姐性命。”
说到这里,王传灯在客观描述外添加了一句自己的感慨:“若说招蜂引蝶,我是服气总督夫人的。”
沈伐石不语,片刻之后发问:“他来到沂州城,是在八年前的年初,还是在年尾?”
“八年”是个看似清楚实则模糊的时间概念,从年初到年尾,中间整整隔了一年,其余的363天,一切皆有可能。
王传灯顿了顿。
他在斟酌自己的答案究竟会不会对沈伐石的精神产生冲击:“是在年中,夏天。”
沈伐石霍然立起,神色剧变:“不可能!”
关于季三昧,沈伐石的脑中有着一条时间线,清晰完整,条分缕析。
季三昧八岁,二人初次在烛阴主城门口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