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7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77节

  如今,她却已经走到了这里。
  媚娘将书递过来,与姜沃一起看,口中道:“方才我正看到这一句——”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1]
  *
  大朝会。
  宰相与六部尚书先回禀朝政要务。
  最后一个站出来回春耕事的,是皇帝新升的‘同中书省门下三品’宰辅杜正伦。
  这位曾经是先帝年间废太子李承乾的东宫属臣,后因此事被贬出京。皇帝登基后又把他捞回来了——魏征魏相曾经举荐过此人,甚至还道此人‘才能古今难匹’。
  只是前几年,他虽调任回京,依旧因出身旧事,难为太尉一脉相容。
  如今他与许敬宗能拜相,也可见皇帝已然开始掌朝纲了。
  待宰辅们将事回毕,朝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接下来,便是其余朝臣有事出列回禀,无事可退朝的时间了。
  李义府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他捏着笏板的手全是汗。
  就在他要走出来的时候,只见前方一个朱袍身影已然飘然出列。
  如一片红色的云霞。
  姜沃没有什么紧张,她与媚娘等这一日已经等了太久,以至于她开口时,语气平静的,像是已经说过了千百遍。
  “陛下,臣有事奏。”
  她将笏板持于身前。
  “君后取则,以御家邦。后德匹之,方熙内治。”
  “譬如太任佐姬周之盛。”
  “天子与后,如天地惠养万物。”
  “如今天下无后,四海不可安。”
  “臣伏请陛下立武宸妃为后!”
  朝堂之上,一时静的惊人。
  无数各异的目光,尽数汇聚在姜沃身上。
  她神色依旧如往常。
  会有攻讦吗?会有谩骂吗?这个世界的史书之上,又会如何记载这一回请立?
  这都是后来事了。
  此刻,姜沃只想为她的君王,上一道奏疏。
  *
  甭管朝堂上其余人是什么心思,李义府拿着笏板,只觉得脑子嗡嗡的。
  心里只剩下一个绝望的想法:她,她说的都是我的功劳啊!
  *
  皇帝道:“武宸妃素有令德,朕欲立为后。”
  “陛下!此事不可!”
  皇帝话音方落,前面宰辅中有人出列反对。
  来济出列跪谏:“陛下,立后需择礼教名家!妃嫔既为妾,又如何能为后。”
  “皇后需母仪天下,请陛下令择名门之女立之。”
  “以婢为后,将使皇统亡绝,社稷倾沦。”[2]
  姜沃看到来济,就想起曾经立宸妃时,来相说了一句:如此帝王称号,赐予嫔妃,实乃不通——难道嫔妃还能做皇帝不成?
  其实还挺想来相长寿,能见那一日的。
  来济的极谏,皇帝也认真听完了。
  在听完‘皇统亡绝,社稷倾沦’后,皇帝冷然而笑——
  简直是荒唐到可笑!与他同心同力,且无母族父兄相助的妃嫔做了皇后,会让社稷倾覆,倒是世家名门之女,才能保他的江山社稷。
  这是欺他糊涂,还是朝臣们以‘忠心’自欺欺人?
  皇帝已经不欲多说。
  这原不是讲通道理的事情。
  每个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开口,从来是权柄之争而非口舌对错。
  于是皇帝当庭下旨。
  来济与韩瑗一般,也没有什么先帝旧臣的金钟罩护体。
  皇帝直接贬来济至燕然都护府,任兵曹参军务。
  随后根本不待其余朝臣再纷纷附和来济‘另择名门之女为后’的谏言,而是直接退朝:“诸卿若再有此等‘社稷倾颓’之谏,便到立政殿去谏,朕静候!”
  皇帝拂袖而去,诸多想趁着来济打头阵,当庭站出来的附议的朝臣,统统傻眼:当着满朝文武‘秉公直谏’,跟私下鼓起勇气去立政殿请见,再与皇帝面对面,直接面谏皇帝,绝对是不同的!
  原想着浑水摸鱼法不责众(反正已经责了首),结果皇帝直接来了这一手,可怎么好!
  于是持反对意见的朝臣们,只好重整思路,准备私下再彼此通通信,联众往皇帝跟前去群谏。
  姜沃按序退朝时,依旧饱受不善目光的洗礼。
  颇有些被当作罪魁的待遇。
  她也无甚所谓。
  这些只敢、只想跟在人身后附议,见到来相被贬就畏惧不前,甚至不敢独自去立政殿谏帝,只想着拉帮结派再去的朝臣们——
  他们的不善,就只能停留在目光和口舌上了。
  姜沃自己,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倒是去查舆图。
  好奇皇帝这次又把人贬到哪个边疆去了,听起来像是北疆。
  陛下这是觉得南边用完了?
  姜沃对官职很了解,不必查就知来济被贬的‘兵曹参军务’是军队文职,为正八品——比褚相的九品县丞还是高那么一点点的。
  可见还是褚相拉的仇恨更稳,皇帝对他更加关照:毕竟连上司都给他安排的是熟悉的旧人,多么贴心。
  姜沃对着大幅舆图的北境,确定了燕然都护府的位置。
  啊,来相原来去了北边俄罗斯。
  *
  “来济所贬的燕然都护府,我倒是很熟悉。”李勣大将军与姜沃再次遇到时,还提起了此事。
  当年他打薛延陀以及附属的铁勒等部,就曾率军打到过那里。
  “挺好。”李勣大将军‘挺好’的标准一向跟别人不一样。
  就像他觉得江夏王李道宗被贬到安西都护府,能够盯着吐蕃,就很好一样。
  来济也是一样的‘挺好’。
  李勣道:“北境诸部向来不是很安分,先帝在时都常彼此斗气,刀兵一起就打一场——来济也算个文武双全的人,正好去顶一顶。挺好。”
  说到薛延陀,李勣不由想起,当年往督军山把夷男可汗侄子咄摩支可汗抓回长安的事儿。
  不由随口感慨了一句:“可惜,咄摩支不如夷男有意思。”
  姜沃闻言露出真诚好奇脸:大将军,您有意思的标准是什么?
  李勣似乎听到了她的心声一般,有点遗憾道:“夷男好歹还能在沙场上与我一战,且输了还能跑掉,比一抓就抓住的强远了。”
  “说来,这几年未领兵出征,实有些想上战场。”
  对李勣大将军来说,这几年他在京中虽位高权重,却很是约束,朝堂之上总要走一步看十步的时时谨慎,自不如战场上酣畅淋漓。
  *
  姜沃与李勣大将军偶遇,两人还有闲情逸致聊一聊‘北上俄罗斯’的来济,李勣还要怀念下沙场旧事。
  立政殿的皇帝便没有这么清闲了。
  自从二月初大朝会上,太史令请立‘武宸妃’,皇帝本人也明确表态要立武宸妃后,接下来的时日,劝谏反对的奏疏便如雪花一般飞到立政殿。
  但皇帝金口玉言,有话就到立政殿回禀,这些奏疏通通不看不理会。
  然后皇帝就搬出了自己的黑匣子,只等着上门来‘谏’的朝臣。
  除了太尉长孙无忌屡次劝谏,皇帝虽不听但也没有加以任何责罚外,其余各怀心思往立政殿来谏皇帝的朝臣,均得到了‘皇帝亲自安排就职地’的殊荣。
  *
  姜沃后来回想永徽五年冬春交界这段时光。
  想起来的就是:贬官、流放、边境这几个关键词。
  又想起皇帝曾在立政殿边对着舆图挑地儿,边语气温和中带着动容说的一番话——
  “朕的宰辅、朝臣们真是各个忠公体国:知道朕的天下土地辽阔,却苦于广地劳民,总是缺少能臣治边,于是纷纷主动替朕守边疆。”
  姜沃听的也感动极了。
  **
  就在皇帝对着黑名单,犁地似的勤勤恳恳将记录在册的朝臣,挨个发落下去之时。
  朝上又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永徽五年。
  二月末。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