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重归黄金年代> 重归黄金年代 第249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249节

  两小走后,宋援朝陪着张家阿娘说了一会儿话,没一会儿张家阿娘就让宋援朝自己忙自己的去,他这次回来出差肯定是有事要做,别老陪着自己一个老太婆聊天,工作上的事要紧。
  宋援朝说没关系,早上已经去办完事了,暂时也没其他要紧的事办,可看着张家阿娘很是坚决的样子,而且宋援朝也注意到老人精神头的确有些不济,最后还是答应了张家阿娘的要求。
  等张家阿娘躺下午睡后,宋援朝这才和罗阳离开了张家,返回了对门的自己家。
  “说实话,我真有点羡慕你。”到了家里刚坐下,罗阳突然来了这么感慨的一句话。
  宋援朝不解地望向他,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罗阳点了一支烟叹道:“我的意思是羡慕你有张家那些长辈,尤其是张家阿娘那么疼你,把你当亲孙子一样关心……”
  宋援朝哑然失笑:“瞧你说的,这不是应该的么,我从小就是她老人家看着长大的,我小时候父母都是双职工,他们去上班后就是阿娘领着我,虽然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可早就是一家人了。”
  “对啊,所以我很羡慕。”罗阳点了点头,似乎在回忆往事,他说道:“我爷爷奶奶就不说了,我打小就没见到过,姥姥也去的早,姥爷倒是建在,可他老人家别看平日里很和气的样子,其实人威严的很,板起面孔来别说我和我姐了,就连我爸妈都大气不敢出一口。”
  “至于我爸那个人你也知道,黑面包公一个,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都是一副面孔,很少给人好颜色看,我是家里的男孩,从小到大他们就对我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我也知道他们对我的有着感情,期待也很大,可是……”
  说到这,罗阳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浓浓的羡慕,像宋援朝和张家这种普普通通看似平凡却又带着浓郁亲情的关系是罗阳从小到大都未能感受过的,他很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长辈,和普通人一样对晚辈关心、爱护,给自己温暖。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罗阳的出身和家庭注定了他和普通人不一样。所谓有得就有失,就是这个道理。
  看着罗阳这副表情,宋援朝也是哭笑不得,同时心里也有着感慨。
  望子成龙,是父母固有的期望,自己父母在的时候何尝也不是如此呢?当初的宋援朝也埋怨过父母,埋怨父母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严厉,尤其是父亲那时候特别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他是当老师出身,对于教育自己尤其上心,许多时候在宋援朝的记忆里父亲都是异常严厉的样子,很少能看见他在自己面前开怀大笑。
  那时候的宋援朝和现在的罗阳一样羡慕其他人家的孩子,这也是他和疼爱自己的张家阿娘尤其亲的原因之一。可当父母离开这个世界后,宋援朝对他们的想念是越来越深,许多时候父亲那严厉的面容时常在宋援朝的脑海中浮现,耳边回响着他恨铁不成钢训斥自己的那些话。
  可是,失去就是失去了,现在宋援朝多想父母再一次来到自己的身边呀!哪怕他们依旧和记忆中那样训斥自己,甚至提着鸡毛掸子抽自己几下,宋援朝心里都十万个乐意。
  心里有些酸楚,宋援朝从桌上取过烟,借着点烟的姿势悄悄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泪水,深深抽了口烟,吐出浓浓的烟雾,他笑了笑转移话题对罗阳道:“晓芸和张勇那边都通知到了吧?”
  “都给他们都说了,晓芸下班就过来,至于张勇要明天才能回沪海。”
  “张勇不在沪海?”宋援朝微微一愣。
  “临时有事去了杭城,昨天急冲冲走的,说今天晚上赶回来,最晚明天上午就回来了。”
  “去杭城了?”宋援朝也没多想,张勇在杭城是有关系的,当初搞复习资料的时候就是通过杭城的关系把那些给推销出去,所以等张勇搞起服装买卖后除沪海本地的生意外,他在杭城的关系也帮了不少忙,现在杭城不少服装批发都是他和杭城的朋友合作,估计这一次过去就是处理生意上的事吧。
  张勇的事只是提了一嘴,宋援朝突然想起了罗琳和林燕说过的话,罗阳到沪海后也就平时和家里打个电话什么的,好些时候没回去了,罗琳关心自己这个弟弟。
  尤其是罗阳年龄不小了,现在连宋援朝和林燕都有了孩子,可罗阳还是单身一个人,这更让罗琳放不下心。
  宋援朝当然知道罗阳、张勇还有李晓芸三人的复杂关系,虽然他没具体问现在的情况,可从刚才罗阳说到李晓芸和张勇平静的口吻就能听的出来,他们的关系直到现在恐怕还没最终有个结果。
  不过算算时间最多还有半年,等半年到了罗阳和李晓芸就正式毕业了。
  等到那时候,李晓芸就会有一个最终决定,宋援朝真有些担心到时候无论是李晓芸选择罗阳还是选择张勇都会伤害到另外一个人,三个人都是很好的朋友,宋援朝不希望朋友之间因为这种事产生裂痕,甚至反目成仇,可感情的问题就算是宋援朝也没办法插手,想到这宋援朝也只能暗暗摇头。
  感情的事,剪不断理还乱,为情所困是凡人就难免,宋援朝自己前世不也是如此么?
  第496章 张建国的麻烦
  小半年没见李晓芸,再一次见到她现在的李晓芸显得成熟多了。
  大四的实习,李晓芸回到了沪海,她回沪海的原因很简单,由于李叔决定离开单位南下鹏城,沪海这边就母亲一个人在,再加上李大琪也不在沪海,作为女儿的李晓芸自然要回家乡顺便和母亲一起住。
  何况作为一个沪海人,李晓芸对沪海更熟悉也更亲切,而且她选择了沪海进出口公司作为实习的单位,这个单位从级别来说虽然不如林燕去的对外贸易部,可在全国进出口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对外贸易部的不少领导都有着从沪海进出口公司的工作经历,所以李晓芸去这个单位也算不错的选择。
  职场是很锻炼人的,现在的李晓芸已经褪去了之前学生的青涩,多了些干练,而且当化着妆,穿着一件驼色大衣,系着一条红色丝巾的李晓芸出现在宋援朝面前的时候,宋援朝差一点一下子没认出来。
  “援朝哥!”
  看见宋援朝,李晓芸高兴地跑了过来,刚才的淑女样转眼间就不知道被她丢到哪里去了,依旧是自己记忆中那个活泼可爱又古灵精怪的女孩。
  “哎呀呀,好久没见了,可想死我了,还有燕子姐也是,国庆节我本来要去燕京看你们和孩子的,可是单位突然有事实在是走不开,简直气死我了!对了援朝哥,小宝贝怎么样?好不好玩?漂不漂亮?”
  “这是孩子又不是洋娃娃,哪里来好不好玩的说法?”宋援朝嫌弃地白了她一眼。
  李晓芸嘻嘻就笑了起来,说什么小孩子嘛那能不好玩的,尤其是他和林燕的孩子肯定漂亮,一想到白白嫩嫩柔柔软软的一小团,李晓芸眼里就亮晶晶的,宋援朝甚至怀疑等她见着孩子后说不定会“狠狠”地把自己儿子当玩具呢。
  笑骂了几句,和李晓芸聊了聊她的实习情况。
  李晓芸告诉他进出口公司的业务还是很繁忙的,尤其是这两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出口创汇很是迫切,作为全国最大也是出口额最多的沪海进出口公司,他们的任务非常重。
  李晓芸作为京师大学的实习生,在进出口是非常受领导重用的,而且李晓芸的小脑瓜子活络,又加上她之前在大栅栏没少帮忙,对于业务这一块许多方面也不陌生,欠缺的只是在进出口的一些外贸专业认识而已。
  在很短的时间,李晓芸就在单位站稳了脚跟,上上下下对这个漂亮又大气爽朗而且又聪明的女孩没人不喜欢的,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打她主意呢,要给她介绍对象什么的。
  说到这个,李晓芸还下意识看了一旁的罗阳一眼,罗阳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只是在一旁偷笑不说话,气得李晓芸白了他一眼。
  问了问外贸专业方面,李晓芸回答的也是头头是道,还告诉宋援朝她在单位之所以能这么快进入角色,还多亏了李大琪和秦正国呢。
  提到他们,宋援朝猛然才想起这个事,当即也笑了。
  的确,无论是李大琪还是秦正国,他们现在做的都是和进出口有关的业务,作为李大琪的妹妹,在工作上有不明白的直接打电话给他们请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么?怪不得这丫头能这么快就在进出口公司崭露头角呢。
  “对了,明年南广交易会我要去趟羊城,单位里已经定好了,到时候顺道去鹏城看看我爸我哥他们,听说他们在那边混的不错呢,嘻嘻……”
  “好啊,说不定明年燕子和你一起去呢。”宋援朝笑道。
  “燕子姐也去?对了!我想起来了,前几天和她打电话她说等过完年要调动工作了,说不定会来沪海。援朝哥,你帮忙找找关系呗,让直接她来沪海吧,最好也来我们进出口公司,到时候我们就又能在一起了,这多好啊!”李晓芸眼里亮着光,拉着宋援朝的胳臂求道。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你燕子姐去哪里得看她自己想法,再说了我还在金陵工作呢,让老婆来沪海不也是两地分居么?你就不心疼心疼你援朝哥?”宋援朝笑呵呵地和她开着玩笑,李晓芸也没把宋援朝的话当一回事,不依不饶地又是哀求又是撒娇,最后宋援朝只能答应她只要她能说服林燕就行,只要林燕同意来沪海他就不反对。
  达到目的的李晓芸这下开心了,在她看来说服林燕不是很简单的事么?而且沪海离金陵也不远,来回可比到燕京方便多了,她很有把握让林燕过来和她一起。
  回到沪海的第一天晚饭是在张家阿娘家吃的,张家阿娘弄了一桌子菜,虽然因为临时有些仓促,不过这些家常小菜都是宋援朝喜欢的。
  此外,张建国回来时也特意去熟食店买了点熟食,摆上桌后倒也有些节日大餐的样子。
  宋援朝回来,张建国很是高兴,他也好些日子没见宋援朝了,特意开了一坛绍兴老雕,这坛酒是张建国让出车的司机在绍兴一家老字号店买的,这家老字号店就是记录在书本里孔乙己常去的那家,这种老雕外面根本没有买,只有店里少量出售,酿制工艺都是老师傅的老手艺,口味非常好,远不是后世那种打着老字号却换了内涵的流水线产品能比。
  弄个小壶,把酒倒里面煮开,煮的时候放点姜丝进去,冬天的时候喝一杯全身都是暖洋洋的舒坦极了。
  就连李晓芸也要了一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至于罗阳也喝的眉飞色舞,还说这是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黄酒,等以后有机会也要去绍兴买几坛子回来藏着慢慢喝。
  罗阳是北方人从小又在燕京长大,许多不清楚的人以为北方人喝不了黄酒只能喝白酒,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其实燕京本地也是有黄酒的,叫“京黄酒”而且当地的这种黄酒还有不少历史年头呢,早些时候达官贵人喝的都是黄酒,因为黄酒和白酒不一样,有养生和保健效果,至于白酒,包括二锅头那种都是普通人才喝的。
  围坐着,在沪海的初冬季节喝着黄酒,吃着小菜,随意聊着天。
  这是非常惬意的,耳边听着大家的笑谈,还有两个小家伙一旁叽叽喳喳的闹腾,宋援朝非常喜欢这样的气氛。
  酒过三巡,吃了晚饭的张浩和小萍萍先下了桌,小孩子嘛坐不住,而且又吃的快,过了片刻后张家阿娘也起身了,阿娘年纪大了坐久了累,宋援朝搀扶起她要送她回里屋,一旁的孙霞笑着连忙接过,对宋援朝说今天你们好好喝好好聊,阿娘和孩子不用管,有她在呢,张家阿娘也笑着对宋援朝说去吧去吧,她自己进去休息就行了之类的话。
  等张家阿娘、孙霞还有两个孩子离桌后,就剩下了宋援朝、罗阳、张建国和李晓芸。
  都不是外人,大家随意聊着天,说着感兴趣的事。
  先聊了会儿关于目前国际局势,又说到去年里根被枪击的案子,接着又讨论了各国对我国的政策变化和对外开放的目前情况等等……
  说着说着,张建国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宋援朝问:“援朝,你觉得国内有没有可能搞私有制企业?”
  “舅舅,您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了?”宋援朝有些意外反问。
  “哎,你不知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张建国叹了口气对宋援朝倒起了苦水,他的运输公司发展的很快,现在的规模已经是最初的好几倍了,而且业务也从沪海本地逐渐延伸到了华东地区的好几个城市,就连华北和华南也有部分合作。
  企业逐步大了,麻烦也开始多了。
  张建国的车队最早是挂靠在腾飞厂名下的,后来腾飞厂不是给改制为国企了么?在改制之前张建国在宋援朝的建议下就提前把车队从腾飞厂那边分开,以集体的名义进行了公司注册。
  这样的办法在当时是避免受到腾飞厂的牵连,而事实也证明了这样做是对的。车队重新注册后,后来企业性质是集体性质,此外张建国作为车队承包责任人和管理者签署了一份承包协议,用这种办法绕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开始都没问题,车队也在张建国的经营下越来越火红,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乱七八糟的麻烦就出来了。
  由于企业的集体性质,张建国仅仅只是承包责任人,在车队越来越赚钱的情况下不免得有些人眼睛就红了,这些人有车队内部的人,也有车队外的人,就和当初腾飞厂一样,他们看上了效益极好发展迅猛的车队,意图通过企业性质来提前结束张建国的承包期限,从而把张建国直接从车队踢走。
  “老话说的好,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拿起酒喝了一口,张建国摇头叹道:“我也根本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而且带头闹的几个人都是当年我特意找来合伙的老朋友。好十几年的关系啊!何况这几年我也没亏待过他们呀,如果不是我每天起早贪黑搞车队,他们这辈子哪里能赚到这么多钱?可欲壑难填,人心真是讲不清,有了一就想要二,有了二就又想要三,现在居然联合外人要想把我给踢走?”
  第497章 先生
  这件事张建国一直憋在心里,原本他不想说的,可喝了酒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听完张建国的话,宋援朝皱起了眉头。
  车队和企业不一样,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的物流公司,车队这个概念一般都属于企业内部的,或者包括交通部门下属。
  张建国的车队从准确来说如今已不是单一的运输业务了,还包括很大一部分仓储业务,从这点来讲这家公司已有了后世物流公司的大部分职能。
  在建立这个车队最初,宋援朝给张建国出了个主意,就是挂靠在腾飞厂名下,作为腾飞厂下属车队接揽业务。可后来腾飞厂不是改为国企了么?车队就在改制前提前剥离了出来,那时候鹏城那边的盛华厂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为了车队的注册和经营,就成了集体性质的企业。
  其实这个车队要说集体倒也没错,因为最初车队建立的时候就是以张建国领头,然后再拉了些朋友一起搞起来的。虽然张建国出的钱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在车队内部还是有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随着车队的业务逐步扩大,张建国还陆续接纳了自己带车的司机,这些司机和车队本有的车辆、司机组成了目前车队的结构。
  从车队建立到现在转眼已不少时间了,这两年来车队的业务发展非常快,规模也越来越大。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如张建国说的那样,当年能共患难,一起齐心合力打天下的老兄弟现在却不能共富贵。
  现在车队的效益非常好,业务蒸蒸日上,按承包责任的签订,张建国拿了大头,可他同样也没亏待下面的人,虽然这些人整体收入不如张建国,可相比以前而言,他们目前的收入可是之前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可现在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把张建国搞下台,理由也很正当,那就是拿车队的企业性质来说话。
  既然车队是集体企业,那么大家都是集体一份子,也都有份,张建国一个人赚的钱比他们几个人加起来还多,这怎么能行呢?当初所谓的承包责任签订根本就不合理,他们作为集体中一员完全有理由提出质疑,要求对车队在经营和利益各方面的分配重新划分。
  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你张建国凭什么拿这么多?你说这个车队你出钱出力最多?有证据么?营业执照上写的明明白白,这可是集体企业,你这个总经理只是承包责任人而已,既然当初的规矩不合理,那么就应该用合理的规则来替代,要么你张建国把自己多拿的部分给大伙分分,要么承包责任书就重新签订,甚至换别人来当这个总经理。
  这些日子,张建国既要经营车队,又要和这些人斗智斗勇据理力争,可问题在于企业的性质就摆在那边,再加上随着这些眼红的人在下面挑唆,车队内部认为张建国承包不合理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张建国又气又恼。
  “目前还没有成立私人企业的政策,要注册私人企业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宋援朝对张建国如此说道。
  改革开放后,私人企业注册如果宋援朝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984年这一年里,经国务院批准,国内第一家私人企业注册成功,从而拉开了私人企业在国内的出现的序幕。
  如今才1982年年底,离1984年还有整整一年多呢,而且1984年第一家私人企业之所以能注册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并非简简单单地递交申请批准注册那样,时机未到你再想办法也不可能。
  张建国眼中的期盼随着宋援朝的这句话暗淡下去,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地又问了一句:“真的注册不了?”
  宋援朝摇摇头,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罗阳,罗阳会意接过话,他向张建国解释了下目前政策的一些规定,并且告诉他宋援朝说的没错,现在对私人企业的注册还没开放,上面也没有这个风声,所以想注册私人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罗阳的身份张建国是知道的,他和宋援朝都这么说,张建国不能不信。
  摇了摇头,张建国突然恨恨道:“这帮赤佬算盘打的好,想把车队弄到他们手里简直就是做梦!他们也不想想老子在车队付出多少精力,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才把车队搞成现在这样,他们现在拿了钱还打算吃现成?一脚把老子踢走?想得美!大不了老子一拍两散,不干了!反正这两年钱也赚了不少了,放银行里吃利息也够老子吃一辈子。”
  “张叔,不至于不至于。”罗阳在一旁劝道:“这个事也没到你说的程度,车队的承包经营可是有协议的,在协议没到之前谁都没办法把车队从你手里抢走。当然了,他们找人托关系,用一些手段来逼你,就是想让你自己退出。不就是找关系么?这个你放心,这件事包我身上,关系我来帮你找,我倒要看看谁的关系硬!”
  “我给您出个主意。”这时候李晓芸突然在一旁说了一句,见张建国向自己看来,李晓芸笑眯眯道:“这个事不就是集体不集体性质么?我哥和正国哥不在鹏城有企业么?您直接把车队挂靠到鹏城的盛华厂下面去得了,重新注册归属外企,这不就解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