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

  “好了,南直隶的拆分已经势在必行,孤以为,此次叛军合力,未尝不是南直隶的势要商贾合力。”
  “如此教训,陛下亲征南下数月不归,孤以为应该吸收教训,拆分南直隶之事,孤持赞同意见。”
  朱瞻墡的气势一变,坐直了身子说道:“眼下更重要的是贵州、湖广土司之事。”
  朱瞻墡为和立刻就从襄阳府直奔北直隶了呢?
  他的嗅觉是极为灵敏的,他对湖广、贵州了解极深。
  王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骥,乃是安远侯柳升南征回来的判断,这事在朝堂上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
  湖广、贵州、云南、缅甸等地的宣慰司,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四次平定麓川,粮饷周转半个大明,历时十几年的时间,这些宣慰司,如何治理,是摆在案头急切的问题。
  广通王谋反可是和三苗寨一起,号称四十万苗兵,虽然最后一个苗兵也没响应,但是大明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太过薄弱了。
  难道仅仅凭借黔国公去镇守吗?
  大明的政令也应该跟进。
  朱瞻墡郑重的问道:“手下那问题,陛下要让改土司世官为流官,这些流官,谁去做?”
  “九溪十八洞之地,素来险恶,民风彪悍,治理不易。”
  “我们派过去文进士,手无缚鸡之力,若是让举人、进士前往,他们愿不愿去?”
  朱瞻墡人在襄阳,太了解长江以南的土司世官,如何作威作福,而且人家作威作福了千余年,对大明的朝政也是爱理不理。
  他从襄阳府逃跑,是因为他知道,跑的慢了,真的有可能会死。
  胡濙叹息的说道:“永乐十一年,太宗文皇帝废思州、思南宣慰司,也不是没想过让流官去代替世官,但是朝中文进士多不愿往,此事作罢。”
  强扭的瓜不甜,甚至可能是个生瓜蛋子。
  当初土司世官改制推行了一半,设立州府县,但是并未形成实质性的管理,因为没有流官愿意去九溪十八洞之地。
  与其不情不愿,还不如维持土司现状。
  “派举人前往吧。”朱瞻墡提到了另外一个想法,举人在大明可以做官,但是一般也就是做到知府就到了天花板了。
  土司世官改流官,举人前往,自然是拨开举人做官的天花板。
  从朝廷选才这件事上来看,苗疆民风蛮横,如果能从苗疆颇有建树,其才情和能力,定然不会差。
  九溪十八洞擅长养蛊,从这地方养蛊养出来的官僚,那绝对称得上蛊王了。
  江渊作为兵部尚书,开口说道:“我们应该给每位前往土司任流官的举人,配一名掌令官,一正一佐贰,这样一来,举子内心对于安危也安心些,同样,也更方便牧民之事。”
  胡濙众人听到这里不住的点头,这是个好去处。
  朱瞻墡忽然转头问道:“罗长史,若是有掌令官跟着,你愿意去九溪十八洞为流官吗?”
  罗炳忠认真的思考了半天说道:“臣愿往九溪十八洞,但是得有兵,如果掌令官只负责宣谕牧民,那也无用,没有军卒傍身,土人何惧流官、掌令官呢?”
  罗炳忠的这个意见,让在廷文武思考了许久,最终朱瞻墡笑着说道:“这是国朝重事,还是上奏陛下定夺的好。”
  掌令官掌兵,治理当地土人,是掌义勇团练,还是掌管精锐,掌管多少戎兵,都要仔细商议。
  朱瞻墡开口说道:“本身都司有兵,具体掌兵几何,还需因地制宜,有的地方熟苗多,生苗少,自然兵寡,有地方熟苗几乎没有,那自然需要兵众。”
  诸多臣子俯首说道:“殿下高见。”
  朱瞻墡继续说道:“那么第二个问题,湖广、南直隶要设立大规模的农庄法,陛下出了近六万顷田亩,倒是够用了,我们应该让这些农庄在各省连成一片。”
  “这样方便垦荒也方便吸纳投效百姓,这件事需要府州县通力配合,难办啊。”
  王文想了想说道:“其实可以纳入考成,一年之内,将这些庄子建起来,依旧采用京畿、靖安、山外九州、福建之法,以掌令官掌三到五里为佳。”
  文渊阁和吏部共同执掌考成之法,吏部考察天下百官,文渊阁考察六部。
  王文以为以考成法为主,推广政令最佳。
  “吏部没问题。”王直直接表态点头说道:“就以这次农庄法试行,全面考成!”
  朱瞻墡翻着奏疏忽然开口问道:“陛下在西安、太原、开封也有农庄先行,为了济南府没有啊?”
  胡濙拿过了奏疏,看了许久,虽然山西、陕西、河南的规模不大,只有不到百顷,但是的确都有试点先行。
  唯独山东孤零零的一个试点都没有。
  金濂满是疑惑的说道:“不应该啊,李宾言不是山东巡抚吗?他在南衙难道没有为山东请旨吗?”
  六部尚书、文渊阁看过之后,都变得沉默起来。
  陛下心里拧着疙瘩,可能是太宗文皇帝当年在济南府的那道千斤闸,也可能是陛下派李宾言前往山东,李宾言在水马驿被倭寇明火执仗的围杀。
  这个疙瘩在哪里,群臣们不太清楚,但是陛下在徐州稍微安定之后,立刻摆驾徐州,并未在山东地界过多的停留。
  这疙瘩拧上了,而且没人能解得开。
  几乎可以预见,日后所有的新政,可能先行之事,都和山东无关了。
  “一帮蠢货,获罪于天,死了还让山东跟着一起倒霉!”尹昱愤怒的说道,山东地界,每年有二十多名进士。
  陛下心里拧了疙瘩,他们受的是无妄之灾!
  尹昱骂的自然是衍圣公!
  衍圣公想当大明的另外一片天,可是尹昱这些士子们绝无二心!
  但是陛下心头的疙瘩已经拧死了,至济南府,根本不入府。
  “那就纳入考成吧。”朱瞻墡继续处理着国事。
  朱瞻墡为什么不愿意当这个监国,是因为他真的能把这个监国做好。
  他做得好就是望之似人君,做的不好,那不就是抗旨吗?
  但是朱瞻墡处理国事,虽然无进取之处,但是守成有余,陛下拿主意,他在北衙处理诸事也算安心。
  朱瞻墡开始处理国政,开口说道:“河套的景安渠已经动工一年有余,今年徐御史又请火药炸河,防止凌汛,这件事就按旧制吧。”
  “鞑靼汗脱脱不花请停办宣府马市,不理他,诸位以为呢?”
  ……
  北衙的朝臣处理的有条不紊,朱瞻墡看着群臣们离开,才颓然的靠在了椅子上。
  “陛下啥时候才能回来啊!”朱瞻墡靠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
  “殿下啊,最近清瘦了许多,倒是英姿勃发了。”罗炳忠这次手没摸到腰上,襄王这瘦了不少,越看越英气了。
  朱瞻墡猛地坐直了身子,又瘫在了椅子上说道:“呐,天天这么忙活,孤吃再多,也胖不起来了,索性不吃了。”
  朱瞻墡认命了。
  他看着文华殿内的巨幅堪舆图颓然无比的说道:“湖广早点打完吧,打完了,陛下早点回来吧,是死是活给个准话!”
  罗炳忠犹豫了下说道:“若是陛下回京了,臣就去湖广为流官了。”
  “啊?”朱瞻墡瞪大了眼睛说道:“孤待你不薄,你何必去做流官拼那个前途呢?”
  “孤到时候回了襄王府,你做你的长史,孤做孤的襄王,吃喝玩乐,岂不快哉?!”
  做个日子人多好,非要去搏命,那九溪十八洞,哪里是那么好混的?
  就是那世袭罔替四大家,朱瞻墡碰到他们也发憷。
  罗炳忠想了片刻,笑着说道:“殿下啊,臣食明禄,若是人人畏难畏险,臣有明禄可食,臣子孙可就没有明禄可食了。”
  “现在大明有需,臣若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大明何来大兴呢?”
  朱瞻墡颇为无奈的挥了挥手,颇为不耐烦的说道:“去去去,你乐意自然可去!孤就是觉得换了个长史配合不好罢了。”
  “去!”
  朱瞻墡最后猛地站起来,大声的说道:“去!”
  朱瞻墡不是个很难相处的人,他也不太擅长压制自己的情绪,这通怒气,在罗炳忠看来,朱瞻墡是不太想换长史,才会发脾气。
  但是国朝有需,他不去,何尝不是不忠呢?
  杨俊、吴宁、方瑛等人聚集在了荆州府的中军大帐,随时准备渡过长江,南下平定诸府叛乱。
  杨俊深吸了口气说道:“四川总兵官方瑛,你领兵至德安府,渡江攻克武昌府后,至岳州府,与我军会师岳州府。”
  “我领四勇团营至岳州府。”
  “之后方总兵领兵顺湘江南下,一路攻占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和宝庆府,与广西桂林宁阳侯陈懋合兵一处。”
  “我四勇团营延沅江南下,攻占常德府、辰州府、铜仁府,兵逼贵州。”
  “三月内,攻克长江以南所有叛军!”
  武昌府临近南直隶,早已经风声鹤唳,甚至连武昌府的知府等人早就献出了降书,倒是不难打。
  整个湖广地区都不是很难打。
  吴宁看着堪舆图无奈的说道:“估计大军一到,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施州卫,甚至贵州也是望风而降。”
  “他们反而会倒打一耙,说朝廷天兵不至,也是不得不附逆从贼,还要求咱们给人家补偿的呢。”
  这些事不稀奇,正统年间,每次麓川作乱,他们立刻闻风而动,随时可能从贼,但是朝廷赢了,他们又会跑到大军讨要封赏,说有他们平叛的功劳。
  而且这些人和王骥在麓川、云贵地区配合了十几年,什么时候反叛,什么时候归顺,都玩出了花。
  京营大军平叛而已,他们投的快,但是复叛的也快。
  吴宁无不担忧的说道:“陛下说要撤销宣慰司设置州府县,这事不难,但是他们肯定要让土司任世官。”
  杨俊想了许久说道:“陛下的旨意已经到了,咱们先试试,如果不成,再向陛下陈情。”
  “从上而下,从下而上,我就不信他们是铁打的一块,就是陨铁,也要给它敲碎了!”
  历来无数次证明了,麓云贵黔,打好打,治难治。
  治不了,这地方就是反反复复,是大明的一道巨大的伤口,始终流血不止。
  杨俊从镇守太监手中拿过了火牌之后,就开拔了。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湖广地界尽数平定,更换府州县官,宣谕圣旨安民,一些比较远的村寨,直到宣谕的时候,才知道,湖广发生了叛乱。
  当然更偏僻的地方,这才知道,大明换了个皇帝,正统帝被贬为了稽戾王。
  杨俊乘胜追击,打进了镇远府,进入了贵州地界,暂缓大军前进征伐的脚步。
  杨俊之所以停下,是想知道,贵州土司,到底打算抵抗到底,还是直接望风而投。
  眼下大明叛军仅剩下贵州省一地了。
  而此时李贤所说的播州杨、水东宋、水西安、思州田,齐聚播州海龙屯王宫。
  播州杨氏的宣慰司名叫杨爱,世代居住在在此。
  早在秦汉时期,播州杨氏就三次上奏朝廷,修海龙屯王宫。
  随着时代的变迁,杨氏在唐朝的乾符三年受封播州宣慰使,世代为播州的土皇帝。
  海龙屯的宫殿群叫做王宫。
  海龙屯王宫在山上,山脚下,有角楼。
  角楼之后是铜柱关、铁柱关、歇马台,这时候来到了半山腰上,陡然变得陡峭起来。
  迎面就是三十六步天梯,垂直二十余丈,两岸乃是悬崖峭壁。
  这天梯之上,就是飞虎关,号称飞虎难渡。
  飞虎关后,是一段长达百步的龙虎大道,如同一线天,只能供十余人并行通过。
  两侧高约三十余丈,设有碉堡、滚石、落木等等之物。
  龙虎道之后,又是飞龙关、飞凤关。
  过了飞凤关之后,才算是进了海龙屯王宫。
  海龙屯都是苗寨,这里居住者播州杨氏核心族人。
  过了大门和角楼,就是海龙屯大殿。
  此时的大殿之内,聚集了一大群的人,除了播州杨、水东宋、水西安、思州田之外,还有向氏、令狐氏、成氏、赵氏、犹氏、娄氏、梁氏、韦氏、谢氏等等齐聚在大殿之内。
  这些都是九溪十八洞的土酋,今日都聚集在这里,商量明军至,应当如何应对。
  大殿之上,吵吵嚷嚷,喧闹异常。
  播州宣慰使杨爱,深吸了口气说道:“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等到了安静一些后,杨爱才大声的喊道:“自秦汉起,朝廷是朝廷,土司是土司!”
  “来来回回多少代了?他们改朝换代,是他们的事!谁又能制得了咱们呢?”
  “别人不行,他大明皇帝,也不行!”
  “想都不要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