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第624节

我在1982有个家 第624节

  用刮板、耙子挖蛤蜊不轻松,不光是光线的事,还需要蹲着或半弯着腰在海滩上挖,看似简单,却是个力气活。
  还好王老师天天打太极,为了婚后幸福生活还经常练一点瑜伽,把小腰练的挺好。
  这样他坚持着挖了一会还感觉腰不疼腿不酸。
  像是王向红已经累了,正和几个老汉坐在一起抽烟歇息,一个劲的感叹‘老了老了上年纪了’。
  王忆就是趁着这机会收了一些白蚬子。
  王向红歇好之后溜达到他这里,王忆装不经意间摇了摇胯,腰上的小眼网兜‘卡拉拉’的响。
  见此王支书满意的点点头,他继续去开工了。
  其实老支书之所以会比王忆累的快,并不仅仅因为他上年纪了体力不行。
  赶海这种事很看技巧,技巧协助可以顶过蛮力无数。
  老支书干活自然有技巧,可他跟王忆挖蛤蜊工具、方式不一样,王忆用的是耙子、刮板,老支书和一些强壮妇女、一些汉子使用‘大抓’。
  大抓形如其名,很大,光是木柄就有两米多长,立在地上比人还要高。
  它一端用铁条死死固定了一个斗大的铁制笊篱头,这就是‘抓’,用这个能抓起好些泥沙。
  王向红扛起大抓去找了片能丰产的沙滩,抡圆了杆子一笊篱抓下去,手臂顺势一拧腰一挺,一笊篱的都是泥沙。
  他上年纪了,得歇口气才能进行下一步,下一步是抖动笊篱,里面的泥沙开始往下渗落。
  后面剩下一些泥沙黏在一起光靠抖是抖不掉的,于是老支书端着大抓去海里让浪拍一拍。
  泥沙散去,剩下的就是白蚬子。
  王忆凑过去看了看,赞叹道:“行啊支书,这一下子你不得弄了半斤八两?”
  王向红抓住时机叼起烟袋杆抽了一口,说:“能三两四两就不错了。”
  王新国能干。
  他现在跟着王忆念书,又在门市部里上班,但平日里还是拿轻劳力的工分,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所以今天赶海他特意表示一下,把自己当壮劳力、强劳力来用。
  他装备跟其他人不一样,手持大抓、腰上挂嘎斯灯、拿了队里所属的货车轮胎内圈充了气当救生圈、背着背篓、穿着连体橡胶衣,然后专门到水下去捞。
  王忆看着王向红忙碌一阵他去找王新国。
  王新国在没到大腿根的海水里行走,手中大抓翻来覆去。
  黑内胎救生圈飘在海上,里面铺了一个网兜,大抓在水里晃一晃去掉大部分的泥沙,然后他就倒入救生圈中心网兜里。
  海上逐渐起夜风,掀起了海浪,推动救生圈到海边沙滩上。
  所以王新国每次把大抓里的泥沙蛤蜊等东西一股脑倒入网兜里后,顺势用大抓拽住救生圈顺着海浪后退的势头再给拉回海上来。
  这样海浪源源不断的推动,会自动冲洗网兜里的泥沙,差不多推到岸边也就冲洗干净了。
  王新国再把救生圈拽回来,这样又是一个洗刷的过程,会把网兜里最后的泥沙给洗掉。
  王忆看的啧啧称奇:“牛逼啊,大国,你这半自动化作业。”
  王新国在他面前总是放不开——现在王忆才发现,自己是这小子心里的偶像。
  他特别的崇拜知识分子,就此把王忆当偶像,而他在偶像面前比较害羞,不怎么敢说话,只会乖乖听话。
  所以这次王忆赞叹了他的工作,他只是嘿嘿笑但没有说什么。
  但是后面干活更起劲了,一条大抓舞弄的跟赵子龙的长枪一样。
  王忆玩不了这种大家伙,他要收获还是得回去蹲地上下苦力。
  不过他不经常下海,这样他即使吃苦耐劳可效果还是不好,忙活了一阵也只是找到了零散的几个蛤蜊蚬子之类。
  如果只是普通城里人来玩,那如此收获他们会很高兴,可王忆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他这样不满意。
  作为他跟班的王丑猫已经熟知他的为人,期间他偷偷跑来给王忆贼眉鼠眼的递了个眼色。
  王忆一看这家伙有活啊,立马跟上了。
  王丑猫找到了一片白蚬子窝。
  这时候不能再用耙子扒拉了,而是用刮板和筛子来个大面积扫荡。
  王忆去借筛子,见此便有人调侃说:“呀,王老师这边看来碰上硬货了。”
  那王忆能怎么说?
  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他不允许啊。
  他便状若随意的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队里人听的云里雾里。
  每个字都听清了,可连在一起就是听不懂!
  王忆把刮板当铁锨用,将厚厚的沙层直接给刮进筛子里,然后使劲筛即可。
  沙子会被筛掉,剩下的泥土板结到海边去冲水,等到海水把泥土冲化落下,那剩下的都是蛤蜊或者白蚬子。
  以白蚬子居多。
  这下子王忆忙活起来,秋渭水帮他打灯,两人是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一会功夫他自己便收获了得有五六斤的白蚬子。
  王忆这边正快乐的忙活着,海风吹过,一股子浓郁的鲜味传到他鼻子里。
  有人抢着说:“谁在烧海螺?”
  烧海螺是个独特的烹饪方式,适用于大海螺,就是将海螺用铁丝绑住,再用棍子挑住铁丝另一端放在火上烤。
  王忆找了找看见是王状元、王凯几个大孩子在用嘎斯灯烤海螺——人才。
  拆掉嘎斯灯护罩后火苗就冒出来了,他们用身体挡住海风,用耙子木柄吊住铁丝绑着海螺烤的有滋有味。
  这把他气得不行,老子辛辛苦苦,你们小崽子舒舒服服?
  然后他过去把烤好的海螺抢走了,并告诫他们:“现在吃海螺吃饱了,那你们待会怎么吃蛋炒饭?对不对?得留着肚子吃蛋炒饭嘛!”
  少年们面面相觑,然后觉得很有道理。
  王忆把烤好的海螺带到船上去,跟秋渭水坐在船头挑出海螺用小刀将螺肉切片来吃。
  渔家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做饭,更会简单而准确的收拾海货——水煮清蒸白灼火烤海货。
  别看这简单,要能准确的的控制火候也不容易,海鲜的价值就在于一个‘鲜’字上,能把海鲜做熟同时保持最鲜美的滋味,这火候不好把控。
  王状元这帮人却控制的不错,这得益于他们平日里没少干这活。
  刚出水的海螺那鲜味没的说,特别是竖着考海螺会烤出一点汤汁,这汤汁确实是鲜美。
  海螺肉本身有点咸,所以不用佐料就能吃的有滋有味。
  当然如果蘸个醋或者蘸点芥末酱油那味道就更好了。
  他们出来赶海肯定没人带调料,这样两人只能简单的吃螺肉,还好这会氛围不错、风景特别美,两人你喂我一片、我喂你一口,倒是怪甜蜜的。
  月朦胧,鸟朦胧。
  不过阴云确实慢慢的上来了。
  本来王忆以为今晚没有月亮会有漫天星河,起初他也看到了银河,但只看了不多会,阴云上来后天色就不好了。
  当然社员们不在乎,他们早就在等待一场雨了。
  而以他们的经验来说,不管春天还是秋日的第一场雨都不会大,所以他们不怕今晚下雨。
  再说了,渔家人哪个不是从风吹雨打里摸滚打爬出来的?
  每次潮汐涨跌都是大约三个多钟头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阴云飘上来了,海水也伴着哗哗的浪花翻涌声逐渐涨上来了。
  王向红吆喝道:“王老师,点人,撤退!”
  王忆先点各小组的组长,清点了组长他领着组长开始挨个清点小组人员,点齐了一个组就把一个组的人送上船。
  人群回岸,这时候海里面的嘎斯灯越来越少了,天上没了星辰,梅花滩也没有了星辰。
  清点到最后一个小组,发现王真刚还没有回来。
  王忆不担心老爷子安全,于是便没有吆喝而是举着手电筒找了找,最后在一处礁石滩处找到了老爷子。
  老爷子正坐在那里吸烟。
  王忆过去说:“小爷,咱回去吧?”
  王真刚像是在吸烟沉思,被王忆的声音打断后他抖了抖,下意识回头看看,恍然道:“要回去了啊?行,我把剩下的棍收起来。”
  他起身往前走,王忆用手电一照,看见礁石滩上有一片泥水地,此时地上插着一根根的冰糕棍。
  见此他问道:“这是干什么?”
  王真刚说:“抓大虾虎,我听好娃说你爱吃这个,刚才我在这里碰见个虾虎窝,寻思着给你抓点虾虎。”
  这时候王忆仔细看地上才发现,不是泥水地里插着冰糕棍,是泥水地里有拇指粗细的孔洞,王真刚把冰糕棍插在了这孔洞里。
  孔洞之下通着的便是虾虎窝。
  虾虎这东西性子也很猛,它们学名是皮皮虾,有些地方叫爬虾,地盘意识很强,王忆正在照着地面,有一根冰糕棍被顶了起来。
  王忆盯着看,冰糕棍慢慢被顶起来,顶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王真刚慢慢把手放上去,然后抓着冰糕棍给拽出来,一只挺大的皮皮虾冒出半个身子来。
  这样王真刚又快速伸手抓住皮皮虾一甩——
  到手!
  王忆觉得这还挺有趣,他也想钓虾虎。
  但是王真刚为人要面子,不想让人久等,便跟他说:“回头哪天有空咱爷俩私下里出去找虾虎,今天先算了吧。”
  老头快速收拾了冰糕棍,洗干净跟着他出发。
  王忆把自己的手电递给他,随口跟他聊天:“咱这里为什么把皮皮虾叫虾虎?是因为它们性子很猛吗?”
  王真刚愣了愣问:“它还叫皮皮虾?这为什么这么叫?是因为它很皮吗?”
  他又说:“叫虾虎——是不是因为它本来名字叫虾蛄,叫来叫去的叫成了虾虎?”
  两人随意的聊着天上船,有人说:“幸亏你俩回来了,要不然我们要去找你们了,开始下雨了。”
  王忆诧异的问:“下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