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其他>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第189节

黄天之世 第189节

  西河郡已皆为焦土……
  匈奴人北撤,并没有在城中留下任何的活口,甚至乡间聚落之中亦给黄巾军留下任何可用的建筑。
  曾经有数万人的西河郡,现在却只有不到千人,而这千人的西河郡郡民还是躲藏在深山之中,才逃过了一浩劫。
  许安闭上了双目,他握着文书的手在轻微的颤抖,只有真正来到了这个世界,才能知道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有多么的残酷。
  这还只是一个匈奴部族……
  后世的五胡乱华,无数北虏南下,肆意的屠戮,又会是怎么一番景象。
  或许称其为炼狱,都不足以形容其十分之一的残忍。
  第二百七十七章 白袍军
  西河郡,离石城。
  沉寂已久的西河郡郡兵大营,因为一名身穿着白鹰服的鹰卫百户而泛起了涟漪。
  “讨虏校尉……”
  李德定定的看着案桌上,由那位鹰卫百户亲手送过来的印信,一时间有些发愣。
  除去印信外,案桌上还摆放着一枚虎符。
  李德举起那枚有精铁所铸成的虎符,瞳孔微微放大,他看到了虎符上铭刻的四个小字——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李德紧紧的握着手中的虎符,指关节因为用力甚至都已经发白。
  帐中的那名鹰卫百户官看到李德检查印信,继续言道:“大贤良师有言,骁骑营新建,并州百废待兴,北伐之事只能暂且搁置。”
  “匈奴控弦之士十数万,北伐之事须要从长计议,贸然出塞只不过损兵折将,再添伤亡,还请李校尉等待良机,并州安定后,我军编练骑军之后,再行北伐之举,方有胜算。”
  李德松开了握着虎符的手,微微躬身,回答道:“大贤良师有北伐之心,我等皆愿追随。”
  形势比人强,汉军已经在并州彻底战败,无论是匈奴还是黄巾军,汉军都无力抵挡。
  若是要复仇,只有依靠黄巾军,至于汉军,李德身为都尉,自然也知道如今汉帝国的局势。
  凉州、并州两州已失,内地更是叛乱蜂起,根本无暇北顾。
  就算汉军有能力收复并州,李德也很清楚,汉军收回了并州,也绝对不会再度出塞,去和匈奴厮杀,报仇雪恨。
  熹平六年汉军出塞进击鲜卑,那一战,几乎让并州的汉军失去了出塞的勇气。
  数万大军,回来的却只有寥寥少数人。
  汉军收复了并州,各地的叛乱不断,汉军主力也无暇顾及匈奴,最多让匈奴交出一些所谓的凶手,就此草草了事。
  甚至可能为了笼络匈奴,此事可能还会不了了之。
  汉帝国连各地的叛乱都无法叛乱,更何谈北逐匈奴?
  鹰卫百户官微微叹气,西河郡所有城池,除了平周城外,尽皆是一片焦土。
  “西河郡的境况,我鹰卫已经将其全部禀告给了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明言,两年之内必将北伐匈奴,为西河郡的数万百姓报此血海深仇。”
  李德眼眶微红,拜服道:“李德替数万死难的西河郡百姓谢过大贤良师!”
  鹰卫百户斟酌了一下,问道:“吕布将军已经驱逐了匈奴人最后残留势力,大贤良师有意将西河郡北部与匈奴接壤的边界守备事务交给李校尉,不知道李校尉何时可以动身?”
  李德拿着虎符站起身来,直截了当的言道:“不需要休整,我部即刻便能动身前往北境。”
  “我这就去集结部曲北上。”
  “李校尉且住,我这里还有一件事。”
  鹰卫的百户官见李德站起身来,急忙起身制止道。
  李德疑惑道:“百户还有什么吩咐?”
  “李校尉如今麾下的军卒,都还是汉军的装束,既然归属在黄天的战旗,也应该改旗易帜才对。”
  鹰卫百户官顿了一顿。
  “之前李校尉带兵前往蒲子城,因为地形崎岖,所以大部分人没有乘马,但好像西河郡的郡兵中骑士众多,大贤良师愿意调拨部分马匹给李校尉所部,训练骑兵。”
  李德止住了脚步,看了一眼帐中将校红色征袍,又看到鹰卫百户身上牙白色的白鹰服,心念一转。
  “在下有一个请求,可否让百户通传给大贤良师?”
  鹰卫百户点头道:“李校尉请说,在下愿为李校尉通传。”
  李德躬下身,面色诚恳的请求道:“我等身负血仇,此仇不报,难以平恨,请以素袍代赤袍,素旗代赤旗,北伐匈奴毕功消恨之时,再执黄旗于黄天之下。”
  鹰卫百户面色有些迟疑,回答道:“在下也只能为李校尉通传,应允与否,全在大贤良师。”
  “多谢百户,如果大贤良师不应允,我等也只能遵从吩咐。”李德再拜,“通传之事,在下定铭记在心。”
  “些许小事,李校尉不必放在心上。”
  鹰卫百户推辞道。
  “同为黄天而战便是同道,同道之间互帮互助,这才是世间的常理,若是还算人情世故,岂非玷污了同道之义。”
  “宣读完毕,我等先折返回太原郡,就不多耽误了。”
  鹰卫百户也不多停留,带着随侍的两名旗官退出了大帐。
  “同道之义……”
  李德微微有些发愣,这个词实在是有些生疏。
  他此前也曾问过鹰狼卫的缇骑,而回复的皆是:“志同道合者名为同道。”
  而这“同道”的名称便是许安所取用的。
  “同道……”
  李德握紧了手中的虎符,感受着虎符上“报仇雪恨”刻字带来的触感。
  “真是一个好词啊。”
  当鹰卫的百户官带着缇骑奔出了西河郡的大营后不久,西河军营寨之中战鼓声响起,这支西河郡的郡兵队伍,也开始缓缓向着北方的关隘处行去。
  ……
  十数日后,同样是李德见到的还是那位鹰卫百户。
  只不过这次,他不再是只带着数人前来,跟随着他的还有大量的车架和马匹。
  车架之上,是素色的旌旗、素色的巾带,素色的战袍。
  鹰卫百户看着略有些激动的李德言道:“大贤良师特许,李校尉所部使用素色旌旗。”
  “此次共带来战马千匹、革甲一千领,铁甲三百领,弓弩两千具,请李校尉查收。”
  “北伐匈奴毕功消恨之时,再复黄旗皆可。”
  李德眼眶微红,高声应道:“在下李德,谢过大贤良师!”
  “先不急谢。”
  鹰卫百户挥了挥手,从马鞍上取过一封帛书,朗声言道。
  “讨虏校尉李德接令。”
  李德行礼道:“李德在。”
  “奉大贤良师令,着讨虏校尉李德统领白袍军,镇守西河郡北部,以卫并州,北伐匈奴毕功消恨之时,再执黄旗于黄天之下。”
  “诺!”
  李德从鹰卫百户的手中接过帛书。
  这一次的李德,却是彻底的心悦诚服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北部太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太行山脉从北向南绵延千里,沟壑幽深,纵横交错,一眼望去,皆是连绵起伏,无穷无尽的山峦。
  多是峭壁悬崖,层峦叠嶂,山峰蜿蜒起伏,群山环抱,地势更是高低不均。
  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兽吼鸟鸣亦不绝于耳。
  枝叶茂盛的密林,难以见天日,其中更是不知暗藏了多少的秘密。
  越是临近北部,山川地势便更为险峻,更为荒无人烟。
  南部的太行山脉之中尚且有不少的乡民百姓,乡聚城邑,但北部的太行山中,可以说是真的罕见人烟。
  但现在却不同往日,北部太行并不太平,就在太行山由北至南的关隘之处,两拨人马,正在进行着惨烈的搏杀!
  战鼓声、号角声、呵斥声、喊杀声,无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群山之间,呼喊声传向远方,经过群山的回响,更是令人热血沸腾。
  关隘中的营寨已是沸反盈天,一队队头裹着黄巾,手中持着杂乱兵刃的军卒,正从营寨之间的道路旁快速的向着营墙处跑去。
  营寨内一处土筑的高台之上,一杆土黄色的大旗迎风飘扬,旌旗被风吹展开来,露出了用黑色的笔墨勾画而出的“刘”字。
  刘石披挂着玄铁甲,大马金刀的坐在高台之上,四周十数名身披铁甲的亲卫甲士,按刀而立。
  任凭营垒外的喊杀声、鼓号声响彻云霄,刘石的面色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是沉着冷静的观察着战场的局势,调兵遣将稳固局势。
  而对面进攻的军卒,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无比,但实际上却罕有敢拼死搏杀者,偶有数人登上营墙,很快又被营垒中的黄巾军赶了下去。
  刘石的营垒是建在一处丘陵上,两旁皆是难以攀登的高山,从北部太行进入南部太行必经之地,而且可以通过大批兵马的地方,也只有此处。
  想要攻破刘石的营垒,首先要经过一道数百米长的缓坡,随便一个滚木,落石,都会带给攻寨军卒巨大麻烦,而就算一路推进了刘石的营垒营墙旁,却还不是结束。
  攻寨的军卒,不仅要面对营墙上严阵以待的黄巾军军卒,还有营墙后几乎扎堆的箭塔。
  这也让原本就战意不足的张白骑军,更是举步维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