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一四十七章 王匡兵败,联盟心散

第一四十七章 王匡兵败,联盟心散

  徐荣和李蒙二人回到洛阳后,受到董卓的嘉奖。
  可是有一件事,令董卓耿耿于怀。
  刘定方竟然参战了!
  在董卓爆发之前,李儒笑道:“刘太尉不过是应付袁绍罢了!否则就不会只出兵两万。”
  董卓一想,还真是,四十五万大军只出动两万人,确实是不想用功,只是恰巧碰上了。
  “主公,以后我等遇到刘太尉,该怎么办?”李蒙站出来询问道。
  “哼,既然他不识抬举,你们也不要客气,两万兵力还想在我的地盘上耀武扬威?痴心妄想!”董卓肥肉一抖道。
  李蒙得了口谕,就退了下来。
  眼见胜利来得这么简单,董卓有点心痒痒,为何不主动出击呢?
  他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李儒,李儒闻言,思考了好一会儿才道:“主公睿智,若是能够早一点重创联军,恐怕刘太尉也不会加入盟军了。”
  董卓得到认可,非常开心,但是攻打哪里,他又摸不着头脑了。
  “诸位有什么看法?”
  “当倾洛阳之兵,与联盟决战!”华雄一拍桌子道。
  董卓瞥了他一眼,干脆当他不存在。要是他有这个胆子,还用等到现在?
  损失几万人可以接受,要是死了几十万人,这还怎么玩!
  所以,董卓只能看向他最器重的李儒。
  李儒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道:“主公,我军当进攻河内!”
  河内?
  河内太守王匡是一个积极的反董分子,在河阳津(港口)屯兵七八万,对洛阳的威胁很大。
  要是能搞掉他,董卓做梦都会笑醒。
  而且,河内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孤军,和联盟大军隔着黄河呢。
  董卓大手一挥,当即决定攻打河内。
  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便派出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王匡得知消息,酒宴都不喝了,赶紧回防。
  可惜李儒暗地里派遣精兵从小平北面渡河,绕过王匡军,在后方攻击。
  “弟兄们,李儒大人神机妙算,敌人果然没有防备,冲啊!”
  华雄一马当先,直接破了王匡大营,王匡军死伤众多。
  王匡在逃跑中,仍然抱有侥幸心理。
  “后军阻挡,前军列阵调头,随我杀回去报仇!”
  然而,河内军士气都没有了,谁还会听他的话?
  王匡不断斩杀逃跑的士兵,一点卵用都没有。
  又被董卓军逮住一通厮杀,最终王匡逃得一命,收得残兵四千人。
  七八万人被杀得只剩下四千,何其可笑。
  王匡兵败之后,心灰意冷,只能固守一城。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种下场。
  被李儒简单一诈,王匡就轻易相信了,结果就是当头棒喝。
  董卓军在河内烧杀抢掠,无法无天。
  直到东郡太守桥瑁和山阳太守袁遗二人来援,董卓军这才退回洛阳。
  这下子,联盟直接炸了锅。
  孙坚兵败,只不过损失了几千兵马,问题不大。可是王匡的河内主力部队,直接被打没了,这就非常吓人了。
  一时之间,整个联盟人心惶惶,更是无心作战。
  刘可一封书信送到联盟桌上,质问袁绍:盟主大人,今日为何无宴?
  袁绍脸上火辣辣地疼,就好像被火烤一样。
  老子这是商讨正事,你个打酱油的多什么嘴?
  韩馥见此,对袁绍彻底失望了,减少了物资供应。
  袁绍为了死撑面子,这一次带来了十五万大军,是真正的带头大哥。可是他的粮食供应跟不上啊,只能拜托韩馥。
  这一断乃,顿时炸锅了。
  袁绍当面斥责韩馥不顾大局,韩馥直接怼了回去,说袁绍吃吃喝喝屁事不做。
  没有了粮食供应,大家只能各回各家,但是仍然保持盟友关系。
  当然,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盟军矛盾难以调和。
  刘岱与桥瑁二人因为地盘的关系,一向交恶。这一次刘岱干脆下了狠手,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桥瑁可是联盟的重要人物,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他胆大妄为,假冒三公文书,盟军才逐步建立起来。
  这样的人物都死了,联盟还怎么进行?
  刘可和荀攸也是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典韦建议道:
  “兄长,咱们还是回扬州吧,外面好可怕~”
  刘可摇了摇头,他知道盟军还会再起来的,到时候还得到处折腾,划不来。
  “盟军都好任性。”荀攸点评道,直接切中要害。
  就好像大家来喝了一场酒,就都散了的感觉。
  在此期间,曹操又来找刘可了。
  “太尉大人,董卓不除,天下难安啊!”曹操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我这不是来了吗?可是你们为什么要走啊!”刘可道。
  曹操尴尬至极,道:“我欲重启盟军,奉太尉大人为盟主!”
  “天下人都忌惮我,若是再为盟主,恐怕他们要口诛笔伐了。”刘可拒绝道。
  不管曹操说什么,刘可都打太极,玩玩可以,认真你就输了。
  曹操只能离去。
  董卓见到联盟散了,心情舒畅,大宴群臣,喝得差不多后,被李儒拽到帘后。
  李儒正襟道:“主公莫不是以为高枕无忧了?叛逆联盟可还在呢!”
  董卓摇了摇胖脸,这才惊醒,道:“文优有何话说,速速道来!”
  “为防止联盟卷土重来,我军当议和!”李儒道。
  嗯?
  议和岂不是太丢面子了。
  不过,李儒又补充了一句,道:“也可借此试探联盟口风。”
  董卓一想,有那么一点道理。议和成功当然好,失败了也能有点防备。
  “此事就交给你去做,文优做事,我一百个心!哈哈……”
  李儒经过挑选后,派遣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等名士到各地与诸侯议和,顺便打探一下诸侯的想法。
  其中韩融的责任最重大,负责劝说东阳侯刘定方。
  因为李儒早就看出来了,东阳侯有大能耐,只要他出面,联盟一半的人都会给他面子。
  所以,李儒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几乎是一字一句教导韩融。
  韩融为大鸿胪,颇有才华,名望虽然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绍,但是也有一群小迷弟的。
  更重要的是,他是儒学大佬,和蔡邕认识,或许能打动刘定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