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灭明> 第26章 信鸽

第26章 信鸽

  一轮红日已经升上竿头,阳光在雪地上投下无数的光点,无论从哪一个方向,都能感受到数点寒光,北风发了狂似的吹得枝条乱颤,虽然这些落了叶的枯枝遮不住日头,但山里的温度还是低得很,积雪也是一点点集聚着坚硬,脚踩在上面,发出“叽咕叽咕”的声响。
  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高氏兄弟便没有进山打猎,难得地在家休息一天,刘氏与高桂英则从大清早开始,就忙着这一天的饭食,无论穷家富家,除夕之夜的正餐,都是马虎不得。
  简单吃过早饭,高立功将整个前房全部让给刘氏与高桂英,自己跑到后屋的西厢房与李鸿基闲聊,高一功不是外人,见两人谈得热闹,也是加入进来,结果倒是先听他说起山里人家的长短,谁家的婆姨偷上公公,连生下的孩子都不知道是谁的,谁家没出阁女儿,又成了里长家公子的外室。
  高立功却是将话题丢给李鸿基,“鸿基,新元之后,有什么打算?”
  “大哥的意思是……”高立功的这个问题太过突兀,李鸿基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现在大雪封山,很多事情就积压下来,一旦开春之后,天气转暖,一切就会正常起来,衙门也会恢复办公,”高立功顿了顿,继续说道:“县衙监牢中走了你,而我又不辞而别,联想你我平时的关系,到时候壶芦山也会不安全。”
  “大哥,我明白,”李鸿基郑重地点点头,“新元过后,我的伤势应该完全好了,那时我会离开壶芦山。”
  高一功皱皱眉,有些不满地看着他大哥,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有开口。
  “鸿基,我不是赶你走,我们是兄弟,现在更是一家人了。”高立功也不管高一功的反应,却是把眼看着李鸿基。
  “我知道大哥不是这个意思,”李鸿基笑笑,“我离开壶芦山,乃是要去找艾诏了断我们之间的恩怨。”
  虽然李鸿基说的比较隐晦,但高立功怎会听不明白?但他没有阻止李鸿基,一旦李鸿基与艾诏之间结怨更深,除了造反,他再无路可走,“鸿基,要我们帮忙吗?”
  李鸿基缓缓摇头,“不,大哥,艾诏家大业大,护卫不在少数,人多了反而不好接近,更不容易脱身。”
  “姐夫,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多个人多份力量,”高一功顿时来了精神,打架斗殴的事,他向来不落人后,于是抢着说道:“难道姐夫不是将我们看做自己人?”
  高立功狠狠瞪了他一眼,那意思非常明白:你小孩子跟着起什么哄?有多远走多远!
  “一功,正因为我将你看做自己人才不让你们去,”李鸿基点头,向高一功投去一个感激的微笑,“我说此去凶险,不像平时打架,你肯定不服,但我此次去找艾诏,就是加上你们兄弟,光天化日明刀明枪,肯定只有吃亏的份,现在大哥已经不在监牢当值,我们当中,无论是谁一旦失手,被投进监牢,想要脱身那就难了。”
  李鸿基不等高一功反对,继续说道:“既然要躲在暗处,人数自然越少越好,不过,到时候借柄腰刀给我,不能不防备艾诏下毒手。”
  “那是自然,我会将腰刀磨得飞快,保准一刀下去,血溅五步……”高一功越说越起劲,不禁手舞足蹈起来,猛然发现他大哥正在狠狠地瞪眼,后半句话生生吞进肚里,又低下头,不敢看他大哥的眼睛。
  “哈哈,一功真是爽快之人!”李鸿基越来越喜欢这个当地的游侠了。
  “就是,姐夫,要是我……”高一功又一次看到他大哥不同寻常的脸色,赶紧起身跑了,“你们聊,我去看看二姐做了什么好吃的……”一溜烟出了西厢房。
  高立功摇着头笑,“总是长不大,就知道胡言乱语,惹是生非,迟早会惹出事来!”
  李鸿基心道:高家救了自己,本身惹出的乱子就不小了,也不在乎在多惹几件,大不了远走他乡杀官造反。
  “鸿基,了断了艾诏的事,李家站肯定待不下去了,以后有什么想法?”见李鸿基迟迟不肯说出打算,高立功有些着急,按他的想法,最好是跟他一道,去投奔舅父高迎祥,这样一家人还能在一起,就是与官兵打仗,也会多份照应。
  “大哥,说实话,我还没有想好,这世道,穷人是没法过日子了,”李鸿基先给高立功一颗定心丸,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大致的方向,“等了断了艾诏的事,再接了金儿出来,那时再与大哥合计合计,我现在满脑子都是艾诏的影子,也不知道会了断到什么程度,此事不结束,我的心事根本定不下来。”
  这话说的也是合情合理,如果不能重创艾诏,心中的那口气咽不下,很有可能继续与艾诏死磕,所以现在谈打算,还是有些遥远。
  高立功知道李鸿基不是弟弟那样的游侠与草莽,他说没考虑充分,自有他的理由,不管如何,有艾诏的事,加上桂英的羁绊,他除了造反,还能去哪儿?“鸿基,我打算新元之后,就去投奔舅父。”
  李鸿基自然明白高立功的意思,这几乎是赤裸裸的邀请了,但陕西的义军,包括高迎祥,一时难成气候,要不是朝廷手软,怕是早就屠尽了,“大哥,舅父现在在哪?”
  “舅父应该在怀庆一带,但具体地点,谁也说不清,听说官兵防范甚严。”高立功默默注视着李鸿基,但他期望的事情还是没有发生,李鸿基眯起双眼,面上古井不波,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高立功主动岔开话题,又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题,直到高桂英过来叫他们吃饭。
  高家远不是大户人家,粮食十分紧张,又多了李鸿基的一张嘴,够吃就不错了,高氏兄弟冒雪进山打猎,不是为了锻炼身子,而是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但今天,有李鸿基这个客人,他们也按照大户人家的方式过年。
  中午是便餐,也就是除夕之夜的开胃餐,但对高家来说,今天也是十分丰盛,两个整鸡,三斤猪肉,五斤羊肉,放在同一个大锅中炖了一个多时辰,待到猪肉羊肉半熟,捞出猪肉羊肉和一个整鸡,留待晚上晚上的正餐,剩下的一个老母鸡,继续炖到熟透,就是中午的便餐了。
  李鸿基是娇客,高家的姑爷,独占了一大块鸡腿,高一功也是一个鸡腿,但明显比李鸿基的那块小些,两个女人,刘氏与高桂英,每人是一块翅膀,加上连在翅膀上的骨肉,剩余的鸡头鸡屁股鸡背鸡腹等,一股脑儿给了高立功这个家主。
  一大锅汤水,盛起了大半,其余的加了些拉面,五个人都能吃饱。
  午饭过后,该是准备晚餐了,不过这是女人的事,刘氏与高桂英就忙开了,高立功独自待在前屋的东厢房,不知道是在做上一年的总结,还是为下一年早做安排,高一功则早早出门,找他的狐朋狗友去了。
  李鸿基百无聊奈,又扫了一块雪地开始捕捉鸟雀消磨时间,支起竹筛后,暂时不见鸟雀,却想起艾诏的事,待了断与艾诏的恩怨之后,自己将何去何从,高立功的意思十分明白,希望他和高家的人一道投奔高迎祥,但他还是不愿去给高迎祥执刀护卫。
  沉思的时间长了些,竹筛下的鸟雀就多了些,这些鸟雀,以为这是一个安全的觅食场所,甚至有一些鸟雀为了争夺食物,竟然在竹筛下厮打起来,李鸿基不动声色,拿起绳索猛地一拉,竹筛下落,网了一筛的鸟雀,李鸿基目测,光斑鸠就有七八只。
  他取过一个棉布口袋,将竹筛下鸟雀一个个放入口袋中,突然,他楞了一下,捉在手中的这只斑鸠,腿上系着一小段细索,细索的末端是一个一寸左右的竹筒。
  “难道这不是斑鸠?”
  李鸿基打量着这支“斑鸠”,果然与其它的斑鸠有些不同,脖子上明显没有那一圈艳羽,原来是一只信鸽!他解下竹筒,见竹筒用蜡封着,慌忙跑到西厢房,用火一烤,蜡立刻变得松软如水,倒出蜡油,里面赫然有一张纸条。
  “蒙古土默特部从西海东进,有切断甘、肃二州之险。”
  纸条的落款是杨肇基。
  李鸿基并不知道杨肇基是什么人,但这显然是紧急军情,而且涉及到外族,他不敢大意。
  一手捏着纸条,李鸿基沉思良久,到底是帮助朝廷,让这则讯息传递下去,还是销毁它,让本来就腐烂透顶的朝廷,早日寿终正寝?
  到底哪一种选择对自己有利?
  以李鸿基现在的身份,这两种选择,和他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思索良久,最后还是民族大义占了上风,一旦蒙古人占据河西走廊的南端入口,则甘州、肃州、凉州之地,可能不再属于大明,大明在西北的重镇嘉峪关,也将落入敌手,西北一旦失去这个最重要的军事屏障,蒙古骑兵就可以轻易南下,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汉族的老百姓。
  李鸿基现在还是一名逃犯,自然管不到这些军政大事,但不能因为自己的贪吃,而让这么重要的情报毁于己手,最后,他将竹筒重新用蜡封好,放飞了这只信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