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都市>临凤阙> 临凤阙_分卷阅读_210

临凤阙_分卷阅读_210

  而且太上皇也对此事下了定义,就俩词,“荒唐”以及“糊涂”。考虑到太后和燕太妃都已经在太上皇那里吃了一通排头,再加上萧旸的反应,搞不好燕太妃才是这件事里最大的受害者。
  “泰王妃那里怎么说?”想了想,元非晚又问。
  “娘娘,您这可问到点子上了!”谷蓝立时有些兴奋,八卦的那种,“听说泰王妃醒了以后没说什么,但回泰王府没几天,就收拾东西搬回了魏王府!”
  “啊……”元非晚有一点诧异,又有种“早该如此”的感觉。没错,和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纠缠,根本是和自己过不去嘛!要过好日子,换一个丈夫不就得了?
  “这些可有好戏瞧了。”水碧补充说明,“燕太妃那里头疼得要命,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了。”
  元非晚乐得作壁上观。“看起来,还是必须劳动母后。”
  不是她幸灾乐祸,而是以她现在的情况,就算她想管,萧欥也绝不会让她沾这烂摊子!更何况萧旸那点小心思,萧欥再清楚不过?
  两个婢子一起猛点头。她们主子怀孕了呢,最该做的是好好养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就交给闲得发慌的太后处置吧!太后不是爱管事么?这一下正好两全其美!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很是兵荒马乱了一阵子。虽然阴氏没有李氏势大,但也是朝中不可小觑的势力;如今跟在李氏后头被扳倒,留下的官员缺口就更大了。
  等情势差不多安定下来,萧欥把他该处理的都处理了,目光就转到这个问题上——若是再不找点新人来递补,国家机器都要运转不动了啊!
  这也正是魏群玉要上的折子内容。“……朝中人才缺乏,理应早日填补,陛下。”
  萧欥完全同意。“朕深以为然。诸位爱卿,对此有什么意见?”
  太极殿上立刻热闹起来。因为惯性思维,大多数官员想出的主意还是推举,依靠裙带关系的那种。另一个原因则是,若是采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人、或者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推上去,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换句话来说,旧的关系网分崩离析,留下的权力真空就像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分一块儿。
  然而,别说萧欥不中意,就连魏群玉也不中意。在萧欥再次询问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反对:“臣以为,有李氏和阴氏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前,就应当改变方法,不可守旧。”
  众臣即刻噤声。就算他们心里不赞同,也不得不噤声。因为,若是他们跳出来反驳,岂不是正说明了他们的心思就和广结朋党的李氏及阴氏有类似之处吗?
  “那魏太傅的意思是……”有大臣斗胆问了一句。
  “赶着时间,补一次秋试。”魏群玉道,根本无视其他人此即彼伏的吸气声,“在全大盛范围里征集青年才俊,为国效力!”
  这下子,根本没人能反驳他,心里刚冒出来的小九九只得迅速退散——确实,任人唯贤,这才是公正!
  “魏太傅所言甚是,臣附议。”第一个表示赞同的是郑珣毓。他赞成是肯定的,因为他早就烦死那些有事没事往他家跟前凑的关系户了;若是用一场公开的考试排好序,那他任命官员来不是简单得多?
  “臣同样附议。”
  “臣也附议。”
  不一会儿,几乎所有清流都表了态。而元光耀和顾东隅这两个本身就靠科考脱颖而出的大臣,更是再赞同不过:“十年寒窗苦,在国家栋梁的选拔里却一定会输给有家室的纨绔,这确实不利于大盛的未来!”
  萧欥全都听了。等这一拨人话都说完,他又再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大臣想要继续后,他才开口道:“众位爱卿所言,甚是为大盛着想,如此再好不过。这加一场秋试之法,确是最好的。周爱卿,你以为呢?”
  负责科考的礼部尚书周雅靖急忙出列。皇帝都说好了,他可能说不好吗?更何况,他也确实挑不出毛病?“陛下为天下着想、殚精竭虑,臣一定尽力而为,好为陛下分忧。”
  这么识相,萧欥很是满意。“那就这么定了。此次秋试在正科之外,又恰逢皇后有喜,便命名为恩科罢!”
  推恩天下,是为恩科!
  众臣心里都有些震惊。但最让他们惊讶的不是恩科,而是皇帝一定要用皇后有喜的由头来加这个恩科……这么说起来,难道皇后之前已经和皇帝说过了恩科这个方法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没人能确定。但他们至少能确定一点,就是萧欥的态度摆明了是要让天下士子都感谢皇后——
  这是何等惊人的荣宠啊!
  ☆、146第 146 章
  秦王、江王以及他们背后的阴氏倒台,在朝野之中自然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才不管上头有几个亲王,更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很显然,相比于对秦王残党的清查,他们更关心恩科——
  “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回听说恩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丈感慨地道。
  “瞧您这话说的……难道您家孙子不正在书院读着吗?”旁人故意取笑他。
  老头立时吹胡子瞪眼起来。“老夫只是说这事儿头一回听说,又没说不好!”
  一听这话题,边上有个商贩模样的也加入了进来。“可不?那是大大的好啊!本来正科三年一次,每次只有几十个人能上榜,那也太难了!”
  “谁说不是呢?这次情况特殊,又加恩科……能赶上的可一定得参加,没有比这次更好的机会了!”
  茶馆里顿时一片附和之声。
  大盛朝的公务员待遇非常好,一般小老百姓都趋之若鹜;更别提这次恩科的录取率显然要比往常的正科高不少,确实是能参加就不要错过。以及,若是皇帝以后打算在官员委任上逐渐用科举来代替推举的话,那就更好了!
  “还不是圣人隆恩?”忽而有人说了这么一句,立时赢得了众人的赞同。“虽说我大字不识一个,但就算隔壁家孩子中了,这乡里乡亲的,说出去我也脸上有光啊!”
  “就是!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要想!”又有人道,“不过我还听说,恩科好像是皇后娘娘的主意?”
  “不管是谁,咱们都落了好处啊!”老丈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不管老夫的孙子能不能高中,老夫都要去庙里给陛下和娘娘祈福,让上苍保佑他们寿与天齐!”能让他们过得更好的皇帝,当然是活得越久越好了!
  毫无疑问,如果大盛有民意调查这种东西的话,现在萧欥的民意支持率一定创下了历史新高,妥妥地坐稳了皇帝之位。
  处江湖之远的平民没什么异议,再来说居庙堂之高官员的反应。
  萧欥刚登基就颁布的三个命令,包括大赦天下、修建宫殿以及立后,此时彻底完成的也就立后这一件。
  大赦天下要刑部彻查案卷、再一一安排,自然是一个分批次、逐渐完成的过程;而修建宫殿则需要工部、太府寺、尚书省等部门协同运作,想想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工。太子和秦王等人闹出的事,又让他们人手短缺、分身乏术,无形中降低了办事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萧欥这才颁布了推行恩科的新命令。好在主管此事的礼部和吏部没有受到多少波及,可以全力以赴、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事情做到最好。只不过,恩科还需要地方郡县配合,又是一通忙碌。
  如果说这三件事里还有没受到太大影响的实权部门,大概就是兵部和户部。
  然而兵部尚书侯玄表已经领了萧欥的暗令,开始部署对吐蕃的军队阵容,也没什么闲工夫。至于户部……张元镇尚书笑眯眯地表示,他这个尚书的位置坐得还挺舒服,所以打算再坐个几年,把养老本挣足了。
  总而言之就是,不管是没闲还是没心情,众官员都暂时想不到要去给皇帝找事。
  什么?问他们可能会给皇帝找什么事?
  见得多了的皇后娘娘表示,她本来以为,她怀孕了,后宫又没有其他女人,那肯定会有大臣去向萧欥进言,让他纳妃什么的。虽说识时务的人比较多,但有人头脑转不过弯来也是正常的啊!
  结果,她都等在那里、准备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下面愣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实在是浪费感情。浪费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件好事,但显然,此事除外!
  好在她只在心里想这件事,没说出口。不然,若是给萧欥知道了,一定会非常激动地告诉她,安心养胎、不要想太多——
  一,他宠爱夫人是没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的事情,谁敢撞枪口?
  二,他用皇后有喜的名义推行恩科,民意肯定都向着他们,怎么可能有人在这节骨眼上硬谏他纳妃?
  三,若真有这么不识相的人,他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再也想不到这回事!
  元非晚在心里合计了下——
  宫殿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前后耗费十年八年都是正常的;
  彻查卷宗、大赦天下这种事,也够忙个一年半载;
  而其他缺人的部门得等秋试完毕招人,新人进来还要培训磨合,小半年就过去了。等踏上正轨,最快也要到年底。再过个年,等明年开春……
  不好意思啊,活蹦乱跳的太子公主肯定热腾腾出炉,她说话底气就更足了,哪里还有人敢和她对着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元非晚觉得她考虑充分是很必要的。反正如此思考完,她终于得出结论,生活确实能像萧欥说的那样,耗心费力的事情都交给他,自己只负责专心吃了睡睡了吃再加适度运动……
  这种轻松到惬意的生活,她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