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革清> 第268章 丰收(四)

第268章 丰收(四)

  弘昼很奇怪自己的感受。霍崇杀了他爹雍正,如果有人说要试探着招降霍崇,哪怕是权宜之计,哪怕是为了之后把霍崇大卸八块做准备。弘昼觉得自己也想杀了提出如此建议的人。
  然而提出这个建议的乃是十三叔,弘昼立刻就感觉自己便是再明白自己是真的气恼这个建议,却还是完全没办法对十三叔生气。
  并没有沉浸在这样的思辨中,弘昼仔细考虑了一番,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仔细理解,原来十三叔是希望给霍崇发出缓和的信号,单纯为了麻痹霍崇。为朝廷争取到应对的时间。
  弘昼只能判断出此事不能公之于众,一旦公之于众,与杀父仇人和谈的事情会给皇室造成沉重压力。
  再想想,弘昼又觉得可是未必。满清面对强敌的时候向来是表达恭顺,敌人越强,就会越发恭顺。
  道理都能懂,可一想到竟然要向霍崇这样的贼人低声下气,弘昼胸膛仿佛燃烧起猛烈的火焰,让他不禁站起身来回走动。太可恶了,太耻辱了。与这愤怒相比,死亡反倒是更容易接受。
  上朝之时,群臣继续上表弹劾鄂尔泰与岳钟琪。仿佛这两人才是罪魁祸首,只要杀了这两人,满清立刻就能反败为胜,将霍崇的叛军杀个干净。
  弘昼不仅回想起父皇下朝之后批示奏折,经常会气的大骂。听闻父皇甚至在朝堂之上也会大骂朝臣,不给他们留下丝毫脸面。
  如果可以的话,弘昼也希望自己能够这么做。看着十四叔黑着脸,一言不发。弘昼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上层知道霍崇真正实力就够了,如果下头的人知道,这些好像是想对鄂尔泰与岳钟琪取而代之的官员,大概立刻就会主降了吧。
  弘昼很想试试看,却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这么做。
  等这帮朝臣咋呼完,弘昼开口说道:“那些文武官员奋战后陷落贼人手中,他们虽然有罪,也不能任由逆贼将其关押。朕想派人前去山东,要霍崇放人。可有人愿意做这个差事。”
  一时间无人应对。弘昼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官员。这帮人片刻前还咋咋呼呼,仿佛立刻就能挥动兵器前去杀了霍崇。可真轮到他们面对霍崇,他们全都蔫了。
  再问一次,还是没人肯担当出使的差事。弘昼猛然想起段话来,竟然与当下局面极为契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是当年孔子对于何谓‘士’的问题提出的判断标准。做事的时候有知耻之心,出使诸侯,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面前朝堂上衮衮诸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一窝蜂的攻讦。真的要他们出使敌人所在,完成君命。这帮人又闭口不言,仿佛个个变了哑巴。
  这帮人可是都是读圣贤书,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进士。难道就只有这点能耐了么?
  既然这些人不给力,弘昼索性退朝。也没回书房,直奔军机处而去。
  进了军机处,弘昼立刻问道:“今日是那几人值班?”
  有人赶紧把今日值班的军机大臣名单讲给弘昼,弘昼听到工部侍郎孙嘉淦的名字,立刻命道:“让孙嘉淦赶紧来。”
  霍崇突袭京城的时候,孙嘉淦因为丁忧回家守孝。却是躲过一劫。弘昼登基后立刻让他回来当差。只是孙嘉淦前几日去了外地督办火器,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
  不多久,这位以‘好名’‘直谏’著称的大臣到了弘昼面前。弘昼将派人出使霍崇那边的想法告诉给孙嘉淦。这位名臣答道:“皇上,请让臣想想。”
  弘昼批了七八份奏折,正拿起下一份,就听孙嘉淦开口说道:“皇上。”
  放下了手中奏折,弘昼准备听听这位好名的臣下有什么建议。
  孙嘉淦试探着说道:“皇上,若是朝廷派人前去霍崇哪里,朝廷又要做什么准备。”
  弘昼心中大大赞赏起来,“自然是备战。”
  “若是备战,准备真打,还是假打。”
  弘昼迟疑了一下。真打只怕是打不过,可假打又是怎么一个打法。此时弘昼只觉得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巨大压力。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的确能令人感觉到掌握了巨大的力量。然而这份力量虽然庞大,可敌人若是如霍崇这般强横,虽然只是山东一地,就能应对阴山以南各省力量的合击。这种时候,便是天下的力量于一身,反倒更感觉那破灭的虚幻。
  孙嘉淦倒是没有卖关子,“皇上,臣以为若是能招降霍崇,也不是不能做。若是不能招降霍崇,也得招降霍崇手下干将。若是派人前往霍崇那边,不如就将此事讲给霍崇的手下听。或许其中也有不甘屈居霍崇之下的贼人。”
  “这又该如何讲?”弘昼觉得思路被孙嘉淦打开了。
  此时太监悄悄走到了军机处外面,弘昼瞅了太监一眼,太监立刻跪倒禀报,“皇上,军机大臣们已经来值班了。”
  弘昼本想叫上孙嘉淦单独谈。不过话到嘴边又停下,只是摆摆手让太监离开。没多久,军机大臣们就进了值班处。见到孙嘉淦正在向弘昼奏对,也都在旁边静静的听。
  孙嘉淦也没有说什么套话,只是率直的指出当下局面。霍崇自己肯定有不少非常贴心的干将,但是任何政权都不会那么单纯。既然霍崇乃是反贼,反贼手下定然有不少是为了自己想出人头地的目的才加入霍崇的反贼。
  霍崇是个真正的大奸大恶之辈,大奸大恶必有大智大勇,想诓骗霍崇并不容易。那么就得从霍崇的手下入手,让一部分期待从霍崇这边获得飞黄腾达之辈投奔朝廷。
  只要有这么样的人,霍崇的手下定然会出现分裂。一旦裂痕出现,朝廷就可以利用裂痕,让霍崇手下继续分化瓦解。
  弘昼觉得有些不太明白,就看向了另一位以方正著称的刘统勋。刘统勋也没有等弘昼点名,就解释道:“皇上,朝廷里的大臣都是读书人。知道读书的艰苦,虽然想幸进,却知道这是命,而非臣下想幸进就能幸进。然而霍崇手下都是穷人,突然间飞黄腾达,只会欲壑难填。只要霍崇没能给他们想要的,朝廷稍加挑拨,那些人就可能会投奔朝廷。只要他们来了,自然要把知道的都讲出来。朝廷有的是手段让他们觉得得偿所愿。”
  听完这话,弘昼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奇怪的东西。这刘统勋可是被认为极为方正,是个很正直的大臣。他说出如此阴狠的策略,真的与平日里的名声不太一样。
  可转念一想,刘统勋可是仔细研读顺治年间如何剿灭山东造反的人。根据以前的经验,刘统勋建议用蒙古八旗的骑兵进入山东大杀特杀,其实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至少在当时,的确杀了许多人,引发了霍崇地盘上的许多恐慌。被认为是针对霍崇这坐寇的诸多政策中少数成功的案例。
  能够提出拔开堤坝,引发洪水。使用骑兵屠杀普通民众的官员,无论如何都不是爱民如此的官员。甚至可以称为是屠夫。
  指望一个屠夫有忠诚心,倒不是难事。指望一个屠夫有道德,总感觉哪里非常违和。
  弘昼没有挑刺,只是问刘统勋,“既然这样,诸位可有适合的人选?”
  刘统勋应道:“须得是个有胆识的。”
  “得有见识,能与霍崇有的谈。”
  “还得有和霍崇相似之处。”其他军机大臣跟着提出了建议。
  军机大臣们都是精选出来的才干之辈,你一言我一句,虽然言简意赅,却都是经过思量的看法。
  很快,一个大概人选的范畴就被提了出来。与霍崇有相似经历,得有些匪气,得胆子够大,有看透不少事情的能力。能和匪帮合作与镇压并行手段。
  等等条件提出来,众人开始从一众官员中挑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最后吏部尚书性桂突然眼睛一亮,“回禀皇上,奴才想到一个人。”
  眼见就到了七月,山东的粮食成熟。整个大汉政权全部开始了紧张的收割工作。
  霍崇这边已经没有精力管那么细,只能对各个部分发出命令,同时对各个部门的回应做出判断与反应。
  好在各个部门提出的都是物质上的要求,最多的要求莫过于经过这一两年的努力,作为消耗品的镰刀供应有缺口,而作为农业机械化先锋的热球机也出现了巨大的磨损,需要大量人员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已经损坏的热球机。
  霍崇一直认为,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叫问题。这样的局面下,就得靠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来解决问题。
  这边正忙着,突然有人前来禀报,满清派遣了特使前来求见。
  霍崇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叫人把所谓特使大卸八块。不过这念头只是转动几次,还是被霍崇按捺下来。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作为最基本的礼数,连凶恶残暴的蒙古人都知道要保护敌人的使者。
  大汉政权以文明人自居,直接杀使者也有些太蛮横了。不过霍崇还是命令现在的警卫团团长王东陆,如果对方使者有丝毫让霍崇觉得不能忍受的地方,立刻拖出去大卸八块。
  下达了命令之后,霍崇就带着毫不宽容的心情让人把满清的特使带来。
  来人是个精神老小伙,见到霍崇之后拱手行礼。
  霍崇正想骂人,警卫团长王东陆已经喝道:“仙人板板,狗贼,跪下行礼。”
  王东陆乃是四川人,一句仙人板板骂出来,听得霍崇笑出声。杀气倒是消散了不少。
  本以为对方这特使会气急败坏的反驳,没想到这人又是作了个揖,“霍爷,先不用急着杀俺。俺来了这里,就知道一句说的不合霍爷的心意,就会死。俺只想问问,霍爷,为何要俺跪下行礼?”
  霍崇没想到对方如此机灵,忍不住问道:“你叫啥来着?”
  “俺叫李卫。”来人答道。
  “李卫?!”霍崇一惊,叫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少,霍崇这边就有起码两个叫这个名字的连长级别的军官。
  但是雍正时代叫李卫的名臣倒是有,不过真的只有这么一个。
  于是霍崇就询问起李卫的出身来历。李卫并没有藏着掖着,爽快的将他的出身讲述给霍崇。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1688年2月2日),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
  雍正即位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霍崇对于历史上那个李卫的印象是,他在艺术作品中是雍正家的包衣奴才。这个李卫却是一个捐官,和文艺作品中相差很大。
  但是文艺作品大概是瞎编乱造,霍崇也不敢相信是不是。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错的。
  霍崇就问道:“李卫,你是不是很擅长缉盗?”
  李卫立刻应道:“霍爷过赞了。俺不过是知道大伙只是为了谋生,所以江湖上的兄弟们给点面子。”
  “别废话。我就问你是不是善于缉捕盗匪。”霍崇催促道。
  李卫想了想,突然哈哈一笑,“哈哈,不愧是霍爷。俺只是和沈家都过。不成想却被霍爷听闻过。”
  说完客套话,李卫就讲述了一下自己这方面的历史。
  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李卫加强缉私队伍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
  虽然李卫说得简单,霍崇已经能够确定面前这位的确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卫。
  纵览李卫的任职经历,不难发现,其长期主管或兼管一方的盐政工作。早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李卫便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一年后升任布政使但仍兼管盐务工作。两年之后,已经任职浙江巡抚的李卫又被命令兼任两浙盐政使的要职,由此说明,李卫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
  既然对方是雍正名臣,霍崇本能的就想弄死李卫。
  板起脸,霍崇说道:“你乃是满狗的狗奴才,你这狗奴才见到你的狗主子,什么时候够跪的跟狗一样。见到我们堂堂正正的汉人,你还想装的跟人一样。你想太多。跪还是不跪,你这狗东西,赶紧选。”
  李卫原本嬉皮笑脸,此时也已经再忍不住。不过李卫却没有发作,他大大方方撩起衣襟,咕咚就给霍崇跪下了,“霍爷,俺给你跪,不过是想完成使命。至于霍爷所说的话,俺不和你争执,只是霍爷你自以为是英雄,却这么折辱人,不像是英雄所为。”
  “你个狗东西也配这么问我么?呵呵。”霍崇冷笑道。
  李卫坦然答道:“若不是霍爷心中忌惮俺,远本不用这般。没错,俺就是善于缉拿盗匪,霍爷这做派,还真真有盗匪的做派。只是俺就不明白了,霍爷为何会这般忌惮俺。若是霍爷接下来要砍俺的脑袋,甚至把俺大卸八块,千刀万剐。却还是想请霍爷讲个明白。霍爷这般人物,不至于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杀俺吧?”
  王东陆一听李卫这么嚣张,当时就看向霍崇,只要霍崇一声令下,立刻把李卫拖出去大卸八块。
  然而霍崇却被李卫的话打动了。虽然知道自己对雍正朝名臣非常有杀意,不过霍崇的感觉却是把这帮家伙杀光,就可以解决麻烦。但是李卫的话倒是给了霍崇一个新的思路,原来霍崇这冲动竟然是忌惮么。
  “起来吧。”霍崇对李卫命道。
  随即又对警卫说道:“给他个椅子。”
  就见李卫施施然坐下,竟然没有怕的。霍崇觉得都有点佩服了。
  思忖片刻,霍崇嘿嘿冷笑,“李兄,俺倒是觉得你说的对,俺对雍正重用之辈的确有些忌惮。多些李兄指出这些,不然的话,俺以为俺只是怕年羹尧一人。”
  李卫笑道:“哈哈,这还真是英雄识英雄,年大将军死前也颇为忌惮霍爷。不过霍爷到底怕什么,能讲给俺听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