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灵异>所有人都以为我开创了修真> 所有人都以为我开创了修真_分卷阅读_200

所有人都以为我开创了修真_分卷阅读_200

  周传景已经有些后悔,他为何要为了长见识揽下使者的职责。周国想要的只是短时间不与崇国为敌,他原本以为再简单不过,如今却觉得十分艰难。
  哪个君王不想要开疆扩土?郁承渊显然也不会例外。
  周传景之前有自信完成任务。虽然现在原国境内的官员已经安排的七七八八,但短时间上手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少,熟悉也要一段时间。再加上一些小国有投诚的想法,郁承渊也需要应付……
  现在周传景却没有这个自信,有丹药这类物品做诱饵武者们能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实力。崇国向来重武,文臣中的武者不在少数。文臣大部分武学资质都不高,越是不高对能够增加资质的丹药才更为渴求。那些一心习武的将领,更不用多言。
  同样因这些诱饵的缘故,那些小国的姿态也会更低,对崇国提出的要求容忍度也会更大。郁承渊应付这些小国所需的时间,也比他想象中的低太多。
  处理完国内和那些小国的问题,郁承渊若再想扩增领土,首当其冲的便是临近的周国。
  没有这些东西周国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还有一丝胜算。现在,他只能期待郁承渊能晚些兴起扩张的心思。
  “师尊。”郁承渊突然开口,打断了台下人的思虑。
  不知什么时候崔子民几人已退下,郁承渊没有宣布典礼结束,反倒起身站在主座之前。
  “何事。”穆靳也有那么一丝意外。他此时也觉察到,之前误解了郁承渊对典礼重视的因由。郁承渊举行这个典礼,显然不是为了彰显崇国的强大震慑诸国使者,或者说不只有这一个目的。
  “我拜师之时,您顾忌我帝王身份,并未多加约束。”郁承渊极为郑重的朝着穆靳施了一礼,“今日愿以天地为证,以诸臣为鉴,立下誓约。”
  穆靳听到郁承渊提到‘誓约’二字便站起身来,“郁承渊,你可知誓约代表的含义。”
  郁承渊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立誓。“我,郁承渊,此一生可负尽天下人,万不可有负穆靳。若违誓约……”
  这已经不是郁承渊第一次说这句话,不过一次是承诺,这次却是誓约。
  “足够了。”穆靳再次开口,“你的心意我领了,没必要立誓。”
  他说着看了一眼蹲坐在左副座桌案上的空冥狼,郁承渊表现的太过郑重,显然不是不知誓约的意思,而是明知却仍坚持立誓。
  穆靳将两人的接触当做一场合作,既然是合作自然可以随时解除,从未有过束缚郁承渊一生的想法。
  日后郁承渊哪怕知晓真相之后有所愤懑,但因他这些时日提供的助力,两人之间纵有摩擦也不会发展为生死之敌。
  如果郁承渊真立了誓言,乐子就大了。在誓言的约束下,郁承渊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如此一来心下的愤懑无法发泄,很是影响道心,足以彻彻底底毁掉一个天资卓越的修者。
  穆靳对郁承渊虽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但对这个配合他的合作者多少有两分好感,当然不愿眼睁睁的看着郁承渊自绝前路。
  “您不信我。”郁承渊似是在询问,语气却带着莫名的笃定。
  穆靳听此一言,面上的笑意收敛。‘存疑’这一方面,穆靳绝对能超过大部分帝王。他对所有人都有着防备,区别只是防备的多寡。但他阻止郁承渊,和信不信没有什么关系。
  “我深知立誓的意义,也有信心不会违誓。若真有那么一日,也是自食其果。”郁承渊紧紧的盯着穆靳。
  穆靳与郁承渊对视一眼。“日后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
  郁承渊抬眼看向苍穹。“的确,但我终不会后悔今日作为。誓此生不负于穆靳,违誓甘自断道途,沦落凡尘。此誓可铭于道心,此生不悔。”
  下一刻,骤然响起惊雷声,一束紫色的雷电穿过大殿直接将郁承渊笼罩起来,下一瞬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郁承渊却觉得身上多了什么,似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但若不违背誓言,这束缚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若是违誓便会应誓。
  “……”穆靳眼神微微一变,放在衣袖下的手微微收敛。
  铭于道心之誓,违誓不会有什么天劫,也不会有外界的干扰,只会有来自于自我的谴责。这类人最后的结局,便是失去理智。对郁承渊这样骄傲的人来说,失去理智恐怕比的死亡更加难以接受。
  正如穆靳没想到郁承渊会立誓,他同样也没想到郁承渊会对自己那么狠。若早知如此……握紧的手掌松开。
  纵然早知如此,穆靳也不可能强行禁止郁承渊立誓。郁承渊若一心想要立誓,根本没有人能阻止的了,穆靳总不可能时时盯着郁承渊。
  “陛下!”魏经纶等人也忍不住齐声开口。
  看到那道雷光之人,脑海中也有了关于誓言的定义,面上也浮现出几分惊色。
  哪怕是将誓言透露给郁承渊的空冥狼,此时也有些呆愣。显然也没有想到,郁承渊会以自己的道途立誓。若是早知以道途为代价,空冥狼不可能不阻止。
  “誓言加身,日后师尊可愿信我?”郁承渊勾了勾唇角。
  “以道心誓来赌一个信任。”穆靳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赌徒。“值得?”
  “自是值得。”郁承渊不可能会有第二个答案,若他觉得不值得又怎会立誓。
  “誓言做保,你也值得我信任。”只要郁承渊做出了违誓之事,穆靳便能有所感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