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灵异>寒门升官手札> 第 3 章

第 3 章

  谢家大房里。
  谢家老爷子气的端起茶盅想摔, 又一想手中的杯子是他长孙谢行敬前段日子从县里特意买给他的, 值半吊子钱呢, 故而老爷子咬着牙轻轻的掷放在桌。
  “爷, 您别气了。”
  谢行敬见谢老爷子不发火了才敢上前, 又使眼色给他爹。
  他爹还没张嘴说话, 忽地听见一声尖叫:“爹, 今个要不是长忠拉我一把,我恨不得揪着二房那小兔崽耳朵,给个几巴掌完事。”
  吆喝的是谢行俭大伯的媳妇刘氏。
  谢家老爷子前后娶了两房婆娘, 大刘氏和宋氏,原配大刘氏养育了一子二女,分别是秀才谢长忠, 女儿谢大妹和谢小妹。
  大刘氏在生谢小妹一年后, 又怀了胎,可惜生产时一尸差点两命。
  大刘氏产中血崩而亡, 孩子生下来后, 脸皮子青一块紫一块的, 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一年后, 谢老爷子续弦逃难到林水村的寡妇宋氏, 翻年就生下了谢长义, 也就是谢行俭的爹。
  不知道是谢家这房的风水问题,还是谢家祖宗不显灵,谢家第二胎的男丁之路可谓是艰险。
  谢长义出生百天不到就上吐下泻不止, 宋氏心疼儿子, 没日没夜的看守着谢长义。
  后来谢长义好不容易熬过了婴儿的危险期,宋氏却病倒了,县里的大夫说是积劳成病,月子没做好才导致的体虚,没多久就去了。
  谢老爷子抱着幺儿直流眼泪,大呼他没有多子多福的命。放到现代社会比对,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已经是多的不能再多了,无奈迂腐的谢老爷子不满足。
  两个儿子哪里够啊,谢老爷子捶胸顿足,他要三儿,最好四个儿子,一张桌子四个角,齐全。
  ......
  谢老爷子坐满一张麻将桌腿的四个儿子愿望当然没处实现了,好在后来谢老爷子考上童生,加上大儿子谢长忠娶妻原配妻子的侄女刘氏。
  刘氏肚皮厉害,一口气生了三儿两女,一下安抚住谢老爷子祈求子孙满堂的愿望,同时打消了谢老爷子娶第三房妻室的念头。
  刘氏对大房有生育的大功劳,所以谢家愿意给她几分薄面。
  这些年只要是谢家发生的事,谢老爷子默认允许刘氏参与进来,这样大的特权大刘氏都没享受过。
  如今,刘氏作为长媳,还掌管着一家的吃喝用度以及钱柜的钥匙。
  “孝哥儿一贯嘻嘻哈哈没正行,什么打板子绑人的话,他一个二愣子咋会说得出这样的话,铁定是他身边那个小兔崽教的。好在小兔崽一出生的,咱们两家就分了家移了户......”
  刘氏越说越起劲,想起与她不对头的弟媳王氏,恨的不行,“二房两个大的就这么任由儿子胡闹不成?我虽是没读过书,也懂得一句古话——上行下效。”
  “哼,依我看呐,爹娘不是个好东西,儿子又哪会有出息......”
  刘氏噼里啪啦的一顿话,听得谢老爷子脑壳子疼。
  眼瞅着谢老爷子气的脑袋直冒青烟,刘氏的三个儿子赶忙上前捂住鞭炮嘴的老娘。
  刘氏被儿子们拉的一踉跄,等回过神来时,就见老爷子紧盯着她,锐利的目光犹如一头豺狼。
  再看当家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三个儿子皆是满腹惊慌,刘氏脸色陡然一沉。
  她太得意忘形了。
  忘了自个妇人的身份,忘了谢老爷子的底线。
  二房再不是,也轮不到她辱骂。
  说好听点,二房的儿子就算分了家,却毕竟是亲骨肉。论理,她是嫁进来的媳妇,一个外人,随时可以被休妻赶回家,想想看这世道哪有外人当着老子的面嫌弃他儿子的。
  谢长忠陪着笑脸,“爹,家里的说错了话,您敞亮,别计较。”
  说着还回头狠狠瞪了一眼刘氏,刘氏一愣,转眼跟着赔笑。
  “爹,媳妇这不是急眼了嘛,您说咱家好不容易逮着机会看有根家出丑,谁知转眼二房的跳出来......坏了事......”
  刘氏端着一副为大家鸣不平的模样,揪起袖子往脸上摸了一把。
  身旁的三个儿子-谢行敬、谢行文、谢行武见刘氏突然哭起来,赶紧出声安慰。
  “娘.....您别哭,儿子在呢。”
  “娘,您都是为了这个家......别哭伤了眼睛。”
  “是啊,娘。”
  刘氏心里高兴着,她儿子最疼她,刚想抬头欣慰一笑,突然眉头一皱。一瞅,是当家的。
  谢长忠暗地揪了刘氏腰上的肉,痛着刘氏假哭瞬间变成了真哭。
  一时刘氏顾不上笑了,揉着腰在那嗷嗷直叫,鼻涕眼泪顿时糊的满脸都是。
  谢老爷子冷眼瞧着屋里的一干人,一双由岁月沉淀的鹰隽老眼在儿孙身上扫了扫,再看小丑模样乱跳的刘氏,摇摇头,老爷子一想到儿孙,下一瞬眼中隐藏的怒火湮灭全无。
  “错过这村未必就没这店。”谢老爷子忽然开口。
  “这话咋说,爹?”谢长忠纳闷。
  “这一次谢有根安然无恙的处理好赋役的事,许是他幸运。”老爷子瞧见长子低着头不语,暗忖长子难道和他媳妇一样怪上了二房?
  “孝哥儿——你是看着他长大的,他是个没心眼的人,这次的事怪不着他。”顿了顿,又道,“至于俭哥儿,还小,你们别总把人想的太坏。”
  谢长忠暗自点头,他家谋算村长的位子这件事,二房是不知情的。
  他和他爹原本想着利用谢有根心软的性子,让谢有根将这次去河间郡赋役的辛苦路掰开给村子里的人看,到时候村里的人起哄不去,等官差发火拿人的时候,再由他这个村里唯一的秀才出面平息,告诉这些起哄的人,这次赋役是不去也得去。
  这样一来,他不仅在官差面前薄的了好颜面,谢有根那里也会欠自个一个人情。
  可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孝哥儿这个二愣子戳破了局。
  谢长忠心里明白,怪不了二房,谁让他没和二房先通气呢。
  “爹。”谢长忠道,“您接着说。”
  谢老爷子点点头,伸手招呼谢长忠身边的二儿子谢行文上前。
  谢行文头戴纶巾,长相隽秀,身穿青灰长衫,腰上绑着黑色腰带,他是谢家孙子辈唯一一个在县里读书的,也是谢家吃穿用度除了谢老爷子外用的最好的。
  谢行文上前,喊了声,“爷。”
  “好孩子。”谢老爷子摸摸孙子的手,面露慈笑的问,“当年你们哥三只你一个耐得住性子,能在学堂板凳上坐下去的。如今读了几年,不知你夫子可与你说过你何时能下场应试的事?”
  谢行文去年过了县试,府试没过,书院夫子让他接着酝酿充实学业再说,因此今年的科考,谢行文没有参加。
  谢行文环顾一家子突然屏住呼吸,注视的目光,露出一抹腼腆的笑容,“夫子说我的学问比之去年要好上许多,明年下场应该是无碍的。”
  “好——”谢老爷子‘好’字还噎在喉咙里没出来,却见刘氏一拍大腿,笑的牙龈都露出来了,“我就说嘛,去年是时运不济,哎哟,我的宝贝心肝文哥儿,夫子的话意思不就是说咱文哥儿明年必中嘛,啊?”
  说完刘氏还用得意的眼神瞟向谢长忠,一副“看吧看吧,我给你生的儿子会读书。”
  “要你嘴快!”谢长忠瞪了她一眼,刘氏讪讪的捂住嘴,退到一边。
  谢老爷子僵住的老脸这才缓过来,可被刘氏这么一惊一乍的打断后,老爷子到嘴边的话愣是搞忘记了,只得干巴巴的拍拍孙子的肩膀表示欣慰。
  “二弟明年中了秀才,咱们家就是一门双秀才了。”谢行敬若有所思,“到时候我想咱们村的村长之位必是爹的囊中之物了,儿子给爹提前道喜。”
  说完,谢行敬笑嘻嘻的朝着谢长忠拱手恭贺,谢长忠挺了挺胸膛,抿嘴笑着受了礼。
  谢老爷子身子一激灵,长胡子跟着一颤一颤的。
  对对对,他刚才要说的就是这个。
  “敬哥儿这话在理。”谢老爷子稳住心绪,“当年有根家当了半年的村长,长忠就考上了秀才,我抹不开老脸去族里闹着让长忠上位。诶,拖了这么多年,如今只要咱文哥儿考上了,族里自会将村长之位奉上。”
  ......
  第二天,天边冒出鱼肚白,谢行俭的大哥谢行孝背着鼓鼓的包裹与村里的汉子们一同赶去了城门。
  吃过朝食,谢行俭背上小背篓,跟着他爹一起出门。
  他爹照常去田间巡逻,他则跟着山娃吆喝来的一帮小孩子去山脚挖野菜。
  五六月,林水村上下一片绿色,有香喷喷的槐花,铜钱大小的榆钱叶儿,气味浓郁的香椿苗儿,还有满山他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菜。
  谢行俭举着他爹特意给他做的竹子勾,三节粗细不均的斗笠竹,打穿竹节,伸长足有三米多长。
  竹子勾做法简单,粗的竹筒前段套上稍细的,接壤的部位锁上可滑行的竹篾钉,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钓鱼钩,收缩自如,不同的是竹竿的顶端不是鱼线,是一个巴掌大的木倒钩。
  谢行俭抻开竹子勾,轻轻勾一下,香椿的高枝干上就掉下一把香椿苗,勾了半盏茶的功夫,眼瞅着这块香椿都采光了,谢行俭扭了扭仰的快僵硬的脖子,一双小手不紧不慢的收拾好竹子勾。
  脚下的草地上洒满了香椿苗,他蹲下身刷刷的将香椿苗扔进背篓。
  “小宝——”隔老远山娃冲着他喊,“这边香臭菜多,来这边,快呀——”
  “来了——”谢行俭边就着附近的石板将背篓背上肩膀边回山娃。
  林水村的人喊香椿叫做香臭菜,可能是嫌弃它气味冲,附近的人几乎都不怎么去吃香椿菜。
  谢家原也是不吃的,前两年谢行俭非吵着要吃,谢老爹坳不过采了一把回家,谁料一盘简简单单的水汆香椿,不仅谢行俭吃的欢,谢家其他人就像是突然打开了美食的大门一般,个个都爱吃的很。
  之后,谢行俭总会有意无意的启发他娘的厨艺。
  于是,谢家不止有了水汆香椿,还有香椿土豆泥、香椿豆腐饼、香椿面,豆瓣香椿、香椿拌莴笋、燎香椿、香椿鱼儿等等,只要是眼见的家常菜,他娘都试过和香椿一起做盘菜。
  同时,与他娘时常一起纳鞋板绣花的几家妇人,私底下得了他娘的厨艺真传后,也纷纷指挥着家里半大小伙去山脚打香椿。
  几天下来,林水村的香椿树被这一帮孩子打了个尽,香椿苗是没有了,谢行俭便呼哧一挥手,领着山娃往山腰采水竹笋。
  水竹笋长势较高,他娘不放心几个小孩子上山,便叫上谢老爹和周围几家的男人一起上山挖麻竹笋,好歹有个照应。
  这半个月下来,谢行俭家的院长上便堆满了竹笋,摘下的竹笋不易久放,需要赶紧剥开笋衣晾晒。
  王氏和杨氏对于剥笋衣晾晒的活早就驾轻就熟,水竹笋纤细,先在笋头掰开小口,在拿双筷子绕着笋衣一扭一扯两下,笋芯立马露出了白白嫩嫩的真面目。
  麻竹笋是个胖墩,大的足有成年人腿那么粗,得需要砍刀砍才能敲开厚重的笋衣。
  一到春夏之际除笋衣的时段,和王氏交好的妇人们便像约好似得,呼啦一大帮拖着女儿领着儿媳上门帮忙,剥好了再去帮下一家,每年王氏也会领着杨书去别家忙活。
  今天轮到山娃家,山娃的奶——许氏,和王氏是从同一个村子嫁到林水村的,做姑娘时两人就要好。
  这天,许氏和王氏边剥笋边闲聊开来,许氏悄咪咪的谈到家里有送山娃去县里开蒙的话题,拎砍刀砍笋的王氏听到慌忙手一抖,砍刀‘哐当’一声落地,差点砸伤王氏的脚。
  “娘,咋啦?”儿媳杨氏赶紧放下活,凑上前关心的问。
  许氏也被吓了一大跳,“咋,手割到了?”
  王氏低头眼神一黯,扯了扯嘴角只道是手滑了,没伤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