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苏厨> 苏厨 第413节

苏厨 第413节

  对了,陕西穷乡僻壤,迭经夏人肆虐,都能因青苗法得到这么大的恩惠,其它地方肯定也是如此吧?不然臣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臣给陕西五等户定下的标准,是一丁五十亩地,一头牛,一栋房子,家用,农器,种子配齐,就算地不要钱,那也是五贯,远远超出朝廷给五等户只能贷款一贯半的标准。
  另外一个村子里边,还必须要有水力磨坊,有保甲治安室,一个乡要有一所小学。
  不知道外路是什么标准,想来有中书的大力指导,一定胜过微臣在陕西胡乱瞎搞。
  六十万贯的投资,经过运作,能让六十万人口脱贫。那中书一千六百万贯的青苗贷放下去后,能脱贫的人口,可不要太多哟!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不知道中书有没有具体数字,如果有的话,如此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不是应该通报全国官民吗?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随着陕西贫困人口的减少,明年臣会减少青苗贷的发放。因为《青苗法》写得很清楚嘛,它的目的,是让农人有粮食可种,有存粮可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会再被欺压兼并。
  好,这个目的是真的好!
  臣遵照施行之后,明年这十二万户,真的就有粮食可种,家里有存粮了呢!
  他们不再需要依靠青苗贷,都能自给自足了!
  六十万贯的投资,经过运作,能让六十万人口不再依靠青苗贷救济,那中书一千六百万贯的青苗贷放下去后,今年大宋能自给自足的人口,一定会增加不少吧?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不知道中书有没有明年裁减青苗贷发放人群的具体数字,如果有的话,如此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不是应该通报全国官民吗?
  邓文约是臣老乡,当年他在庆州上书,说以一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全国皆然。
  臣以为他说得很有道理,臣在渭州观陕西,真的就是如此,想来以陕西观全国,必定不差!
  所以臣在陕西,欢欣鼓舞,坐等中书!公!布!喜!报!
  富弼才到洛阳,就接到了苏油进京的奏章,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一个苏明润!哈哈哈哈,君实你召他来洛阳!我的园子也交给他了!”
  司马光也莞尔:“这奏章上去,怕是中书和陛下那里都不好看啊。”
  富弼说道:“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他们说青苗法是为百姓好,那百姓受益之后,就应该能够自立,不再需要青苗贷。”
  司马光说道:“对呀!如果青苗贷的目的是帮助老百姓,那么其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不再需要青苗贷!”
  富弼笑了:“这道奏章的杀伤力在于,如果青苗法仅仅是增加国入,没有让老百姓受益,那青苗法就是聚敛之法,桑弘羊之法!理应取缔!”
  司马光也明白了:“如果青苗法是助民之法,那随着摆脱贫困的百姓越来越多,需要救助的对象越来越少,青苗法同样也当渐渐消失!苏明润,大才!”
  其战略眼光和高度,比如今的反对派们,明显高了一筹。
  富弼取过一封信:“君实,看看这个。”
  司马光展开,是一首诗。
  八关漫漠雄王气,
  五水絪洄壮帝居。
  雨野搀犁经汉圹,
  晴郊浚井现周彝。
  河山叠乱灰飘絮,
  文武升阶玉荐衣。
  局事纷离君莫问,
  英雄早在彀中迷。
  八关,所指是洛阳周边在汉代设置的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座拱卫洛阳的关卡。
  五水,是指洛,伊,黄,涧,洹五条主要河流。
  这是一首怀古诗,借对洛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屡次兴衰,战争留下的影响等的吟咏,进而引出对时政的批判。
  字是如今大宋朝独一份,司马光笑道:“苏明润的?进步比他那大侄子,可差得不少。”
  富弼将信笺仔细地收起来,笑着摇头:“当年介甫参政,我离京之时,劝诫他要相忍为国。如今他写诗笑话我,意思是他做到了,我却没做到。”
  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军政
  司马光说道:“如今他打着新法的名目,在陕西因势利导,局面初成。彦国,我们要不要推明润一把?”
  富弼摇头:“过犹不及,我们参与进去,怕是要引来朝中反弹。就这样挺好,多在地方施政,舆情把控上支持就行,其它的,任他施为!”
  “此子手段心思,都称得上老辣,可是对百姓却又慈悯。差不多担得起内圣外王四个字了,何须你我操心,且待时日罢。”
  六月,王安石请贬监察御史里行刘挚,御史中丞杨绘于岭南,赵顼不许,改刘挚监衡州盐仓;杨绘罢为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郑州。
  防汛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开始爆发汛情。
  苏油做事一向都是作在前头,而且陕西地势高,只有旱情没什么水情,不用太操心。
  不过两浙,河北,甚至汴京,局势危急。
  六月,丁巳,河北饥民为盗者,减死刺配。
  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最终还是没有扛住,决口了。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遣内侍都知张茂则乘驿相视。
  甲午,赈恤两浙水灾。
  不过总体来说,算是一个丰年,八月,陕西开始收粮,农人的脸上,终于开始有了笑容。
  苏油指示常平仓使,按照转运司之前的评估,一边大肆腾出陈粮加工面粉,面条,馕饼,一边收购粮食,避免粮贱伤农。
  即便如此,陕西粮价,依然出现了二十年来第一次整体性的下降!
  改革派高歌鼓舞,将这个丰年作为新法的成果大肆宣扬。
  恰逢西夏使节闹着要大宋归还被劫掠的人口俘虏,中书行文陕西,征求意见。
  苏油上报朝廷,说是鉴于西夏面临严重的粮食饥荒,将这些百姓还回去,那是让他们送死。
  这部分百姓,是为陕北开发做出了贡献的,同时还附上了五万夏人移民的万言书,言辞凄切,求大宋陛下仁慈开恩。
  看着密密麻麻的红指印,赵顼的眼眶红了,不是感动的,是被刺激的。
  敌国百姓,哭着喊着请求内附,从古到今,几个皇帝做到过?
  历史记载只有周文王,所谓东征则西怨,南征则北怨,皆曰奚我后?
  凭什么不先打我们啊?凭什么要把我们排在后边啊?
  于是赵顼飘了,指示陕西,一定要做好西夏内附群众的安抚工作,要搞好他们的民生,要稳定他们的情绪。
  有了这道圣旨,苏油反手就对夏人说起了硬话,陕西可以归还部分西夏战俘,大致五百人,并且为西夏提供四十万石粮食援助,但是在人口内附问题上一刀切,从此翻篇不准再提。
  一句话,要,还是不要?!
  而另外一头,苏油给董毡和李文钊送上情报,西夏今年处境堪忧,从目前情报看,河套减产已成定局,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机会自己把握。
  董毡表示自己很久没有过过肥年了,西夏那边的熟蕃都是俺亲戚,眼看着亲戚遭难还不伸手,那就不是人。
  李文钊回信说天都山的问题就是粮食太多人太少,谢谢苏探花的关心,该做的事情,我已经在做了。
  双方都竖起仁义的大旗,大肆在边境招诱西夏熟蕃。
  这下西夏人彻底慌了,苏探花,说好的四十万石粮食,不能反悔!
  终于,熙宁四年七月末,宋夏重新谈定和约,做完这笔四十万石粮食换十二万人的生意后,大家继往开来向前看,让历史翻过新的一页。
  常平仓大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仓库可算能够腾出来了。
  两路军将轮训完毕,苏油开始在军中建立有效的体系。
  当然苏油也是二把刀,和郭逵,折继祖商议后,最后将幕府划分为战略分司,机宜分司,督察分司,后勤分司,校检分司。
  战略分司就是战略计划和参谋体系,苏油手里边人才大把,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种诂,折克行,林广,狄咏。
  其实种谔和王韶也厉害,可惜一个在青唐大干,一个在华州待罪。
  机宜分司其实就是早就在运作的大班子,以对外的听风阁和对内的忘雨阁为架构,主官是王厚。
  督查分司负责军中思想把控,纠察懒奸贪虐,克扣空饷,整顿军容风貌,教育军士忠君爱国等。
  这其实是监军的翻版,不过深入到了基层,苏油称其为宪兵。
  能干这个的人,以王中正,童贯为首,一波太监可以胜任。
  他们同时还要担任军事会议的记录员,重要会议,由他们整理后上报朝廷和皇帝。
  后勤分司管理粮秣军械马匹账务,这个只有眉山力量才能胜任,苏油将这个分司独立出来,交给经略司以外的文官体系——陕西路转运司来负责。
  不过如今蔡挺的任命已经下来,即将进京就任枢密副使,最好主管人选刘嗣给章惇截胡了。苏油只好暂时自己牵头,实际让张麒负责其事,等新任转运使过来再说。
  校检分司负责义勇和正军的训练,郭逵在担任自己副帅的同时,负责这个能力绰绰有余。
  职事划分明确之后,就是规矩条令。
  其事宋军条令还是非常完善的,甚至有过滥重叠之嫌,所以苏油需要做的,一是梳理归类,将之归到各个分司去,一是做减法,汰裁重叠冲突的部分。
  这个苏油就外行了,只能放手有郭逵和折继祖种诂三人整顿,然后开扩大会议咨询意见,自己只打着主持会议的幌子偷师,然后签字而已。
  所有分司,都对经略使和监军负责。
  如此看来,广锐军叛乱倒变成了好事儿,没有这一茬,朝廷也不会放手永兴军进行军制改革。
  然后苏油顺便将陕西路和永兴军路一起改了。
  当然这次改革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加高效的指挥中枢,至于军队的中下层,因为军士的素质本身堪忧,如今能做到忠心敢战,服从指挥,遵守条令就好,将囤安控鹤那一套搬过去,做到官兵一体,取消体罚虐待,保证供应,加强训练,已经让郭逵惊喜莫名了。
  还是老三样,精细纯,这其实是一次对军方的巨大放权,让武将成为战区司令的重要臂助。
  要知道,大宋如今的战区司令,基本上都是文官。苏油的理想是,即使由文官来当任战区司令,只要他不乱来,依靠这套系统的强大纠错能力,至少也不会像韩绛那样犯下大错,进取不足,至少自保有余。
  剩下的,就看谁更会搞民生了。
  八月,王韶完成了河湟攻略的第一次重大部署。
  王韶如今坐镇古渭城,武胜军,负责招纳蕃部市易、募人营田等一切事宜,专事专职,连苏油都不能干预。
  萧关大捷后,青唐诸部震动,对大宋的实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古渭城周边的渭源羌与夏人部落,以蕃部俞龙珂最大,王韶引数骑直抵其帐,谕以成败,留宿其帐中。
  第二天,两种皆遣其豪随王韶东还,接着,俞龙珂率其属十二万口内附。
  既归朝,俞龙珂自言:“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乞赐姓包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