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家子按照计划先去了普济堂药铺,找了那徐郎中给看宋玥看了头上的伤。徐郎中给宋玥清理伤口,换药,说伤口已经开始愈合,还不能沾水,也别再碰着磕着。
  周氏欢喜非常,再三道了谢,从她的荷包里摸出十几个大钱付了药钱。
  宋玥的伤没了大碍,周婆子脸上的郁气也跟着散了大半。她牵着秋喜,招呼着宋玥越过一个绸缎庄、一个布匹铺子,然后走进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铺子,宋玥抬眼看了看店铺的门匾:旧衣铺。
  周氏显然对这里挺熟悉的,领着秋喜进了门,直奔柜台上摆放的一件件旧衣裳就去了。
  这时候没有化纤产品,布匹面料除了丝绸就是棉麻,都是纯天然的纤维织物,真正的绿色环保无污染,但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布料都不太耐磨,还易皱褶,加之这时候的没有良好去污的洗涤产品,衣服布料一旦沾了污渍就洗不干净,留下一块块暗沉的污渍……
  周婆子看这些旧衣,面料七六成新的,没有明显破损、补丁的,都觉得好,拿回去拆拆洗洗,再做成合身的衣裳一样穿,关键是价格比买新衣裳便宜许多,同类面料的旧衣只是新衣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多划算啊!
  但是宋玥没办法接受啊,看着那些斑斑点点的污渍,宋玥就直犯膈应啊,谁知道这些衣裳是谁穿过的啊,说句不好听的,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周婆子一眼就看中了一身六七成新的棉衣裤,表里都整齐,没有明显的破损,袖口衣领处的污渍也不是太多,拿回去拆拆洗洗,收一收腰,就能给媳妇儿穿,她伸手抓住,然后开始和店里的伙计讨价还价,可没说两句,就被宋玥拉着胳膊,从旧衣铺子里拽了出来。
  “……刚刚那身衣服一点儿没破,囫囵着呢,只要三百个大钱,还还价二百六十个钱就能买下来……”周婆子一边不舍地转身看着店里那身棉衣,一边有些心不在焉地问,“喜儿娘,啥事儿?”
  宋玥无奈地叹气道:“阿奶,咱们说好了买布料和棉花做衣裳的。”
  “这衣裳拿回去拆洗拆洗,布料棉花都有了……”周氏说到一半,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了儿媳妇的意思,儿媳妇这是嫌弃旧衣裳,想去买新布和新棉花呢。
  她转回眼看着宋玥,脸上的欢喜淡下来。这两日她看着儿媳妇懂事了,知道铺排过日子了,没想到,还是要好东西没够儿啊!
  宋玥看她脸上的笑都没了,只当是老人节俭习惯了,不能勉强,只能耐着性子劝:“阿奶,那衣裳的的边儿都磨毛了,拿回去一洗,说不定就破了……还不如咱们买新布新棉花回来做,新的是贵点儿,但用的也久啊,旧衣裳拿回去毁毁说不定一年穿不下来就得打补丁,新衣裳就不一样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呐!”
  这句‘老俗话’果然直击人心,周氏一听这话,也觉得有理,脸色又好看了不少,不再坚持买旧衣。一家人这才转头往回走,进了之前经过的‘三江布行’。
  娘几个一进布行,迎面正好有个三十多岁、黑面皮、中等身材的汉子走出来,周氏自动地侧身躲避,宋玥一路出来,都是看着周氏行事,见她没有打招呼的意思,应该是不认识,于是也略略垂了眼,拉着小安哥侧身让路。
  却不想那汉子见了她们,却主动扬起一脸笑来打招呼:“原来是周大娘和宋嫂子。”
  周氏一脸疑惑地抬头看过去,没有作声,宋玥只好含笑略略点头算是招呼,不知道对方姓谁名谁、什么身份,她也就没开口。
  那人却又继续道:“某姓阗,阗信,前儿刚刚搬到后街,以后邻里街坊住着,少不得要仰仗大娘和嫂子照应着了。”
  “原来是屈家新来的租客,前几日倒是听屈娘子说过。”周婆子这才恍然。
  宋玥却暗道这人太客气,假的太明显,她们一家子老弱妇孺的,能照应什么?!
  心里腹诽,嘴上却客客气气地寒暄道:“原来是阗大官,失礼了!”说着,还略福了福。
  阗信也笑着拱手还礼,又道:“看着宋嫂子伤势大好了,想必家里的铺子也要重新开张了吧?哈哈,俺这刚办来安置,缺的物件儿多,都要添置呢。”
  宋玥心道,就她家那铺子里那点儿货,能添置啥?
  嘴上却客气道:“阗大官有甚需要,尽管去,铺子里货品简陋,也就偶尔给街坊们应应急了。”
  阗信微微挑了下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味,笑着拱拱手,这才告辞,大踏步去了。
  周氏一直盯着人家背影走远,宋玥拉着孩子往里走了两步,又不得不回头来叫人:“阿奶,咱们进去看布吧!”
  “唔,俺咋觉得这人看着……”周氏一脸的若有所思。
  宋玥目光一闪,问道:“阿奶可是在哪里见过他?”
  “那倒不曾!”周氏摇头否认,随即又道,“只是,俺看着他,不像这平京城人士,倒像是咱们宣府那边进出往来的商家。”
  宋玥听了这话,再回想阗信的衣着打扮、体态表情,面色偏黑、染着风霜,利落的短袍,脚下穿的是轻便的快靴,袄子是紧趁的圆领,腰间打着腰护,袖口扎着护手,头上缠着头巾子,一身利落干练,乃是经常出门行走的打扮。再加上熟练自然地应酬寒暄、客套到似乎很真诚的表面功夫……细一琢磨,还真符合周氏说的,进出关外的商家。
  越琢磨,越觉得周氏看人的眼光毒辣,与她绵软、温和的性子倒是不太相符。
  宋玥心里佩服,嘴上也没藏着掖着,笑着道:“还是阿奶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那人身份来。”
  受了夸奖的周氏却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咱们宣府这种人最多,见多了自然多少有些爬模。”
  又道;“俺也只是随口猜猜罢了,也做不得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