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龙啸大明> 第169节

第169节

  代善抢行了几步,首先来到了车前跪道:“臣禀皇上,两宫皇太后,睿亲王己带领诸王贝勒前来迎接圣驾。”
  多尓衮也带着众臣,紧随在代善的身后,在大车前,一齐跪倒在地,齐声道:“臣等参见皇上,参见两宫皇太后。”但只有多尔衮一人站立躬身施礼,显得鹤立鸡群,突兀不凡。
  只见在车车门前垂络的黄缦左右挑开,露出了在车中端坐着三人,正中是一个六七岁年纪的小孩,头顶皇冠,身被龙袍,正是当今的清朝皇帝福临。左右各是一个宫装妇女,一色都是凤冠霞帔,一个是皇太极的皇太后哲哲,一个是福临的生母,庄太后大玉儿。
  只听福临用幼稚的声音道:“各位爰卿,免礼平身。”
  众人齐声道:“臣等谢主隆恩。”然后才纷纷起身。
  这时福临左边哲哲才和声道:“十四弟,这次我大清能够入关定鼎,成为中原之主,全亏了你了,成就大清的万世基业,十四弟可以算是第一功臣了。如果太祖、太宗皇帝,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对十四弟感激不尽吧。”转头又对福临道:“皇上,还不快多谢你十四叔。”
  福临这才道:“十四叔辛苦了。”
  多尔衮道:“皇上、太后过讲了,臣身为大清摄政王,为国尽忠,理所当然,只要是能让我大清统一天下,江山永固,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虽死无憾。”
  而这时福临右边的大玉儿掩嘴笑道:“瞧十四爷说的,以后大清国依仗十四爷的地方多了,什么粉身碎骨、虽死无憾的话,以后可不能再说了,为了大清国,十四爷还要多保重身子骨啊,我看十四爷可比刚出兵时清瘦多了。回头让大师传给十四弟把把脉看看,开几付好药,好好调养一下身体才是。”
  大玉儿虽然已经年过三十的人,但依仍容颜秀丽,清秀绝论,这时一身盛丽宫装,本显得十分端装,但在巧笑倩兮之中,却又多了三分妩媚,而且语气之中,颇含关切之情,也不禁令多尔衮心中颇觉暖意,忍不住又抬头看了大玉儿一眼。两人目光相触,见大玉儿艳丽无双的娇妍上飞起一抹红霞,低下头去。
  哲哲也笑道:“是啊,十四弟可不能只为了国家大事,不顾着自己的身体啊。”
  多尔衮道:“原来大师傅也来了,臣谢两宫皇太后的关心,臣在通州己经准备下了行宫,请皇上、两宫皇太后进城休息,明天就可以进北京。”
  哲哲也点了点头,道:“好啊,十四弟这一路安排的太周道。”转头又对左边的济尔哈朗道:“郑亲王,起驾吧。”
  济尔哈朗赶忙道:“臣尊旨。”然后大声道:“起驾。”
  队伍重新启动,多尔衮也带着众人,在路边垂手站立。福临和两宫皇太后的车辆之后,是其他太妃、皇子、长公主等人的车辆,也都一一从多尔衮等人的面前行过。
  过了一会儿,有一辆车却在多尔衮面前停了下来,车帘打开,从车上下来的却是一个五十左右多的僧人,穿一身黄缦僧衣,来到多尔衮面前,双手合什,道:“睿亲王,一向可好。”
  多尓衮见了这僧人,态度也十分恭敬,也还了一礼,笑道:“大师传也来了,日后要讨饶您的时候可少不了啊!”
  那僧人也微笑道:“能为睿亲王效力,仍是老纳的光荣,若是有事,还请睿亲王尽管开口就是了。”
  这僧人法号璞愚印,是盛京皇佑寺的主持方丈,清朝的皇宫成员都崇尚佛教,在皇宫中也设有庙宇,并有僧人宿值,璞愚印精通佛法、禅机深湛,见识卓著,而且还精通岐黄、药理之术,不仅是皇宫的御用僧人,也算是半个御医,因此深得清朝皇宫的信任和尊崇,在皇宫中宿值己有近二十余年,算上福临,己是他伺奉的第三代清朝君王。整个清室上至皇帝、两宫皇太后,下至亲王贝勒,都尊称他为:大师傅。
  而众亲王贝勒有病救医,也多半要找他医治,多尔衮有几次在战斗中受伤,也是找他给医治的,十分见效,因此也对他十分尊敬。
  两人寒宣了几句之后,这才一起进了通州。
  ————————————
  深夜,通州行宫。
  虽然己是深夜,但哲哲还是一个人独坐在床榻上静思,不过在身边只有一个心腹宫女苏末儿伺候着。这时内室的门帘一挑,大玉儿从内室中出来。
  哲哲轻声道:“玉儿,怎么样了,皇上睡稳了没有?”
  大玉儿道:“姑姑放心吧,皇上现在己经睡熟了。都这么晚了,姑姑也累了一天,怎么还不去休息呢?明天还要赶路呢?”
  哲哲道:“不知怎么,我就是睡不觉,玉儿,你怎么不去休息呢?”
  大玉儿怔了一怔,道:“我也睡不着。”
  这姑侄两人相对而视,都苦笑了一下,哲哲叹了一口气,道:“先前在盛京,怕多尔衮不愿接皇上到北京登基,自己在关外自立为王,但现在己经快到北京了,我这心里还是不能安宁。现在我才想明白,就算是到了北京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尽在多尔衮的掌握之中吗?”
  大玉儿笑了一笑,道:“姑姑,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己经到了北京了,总要比十四爷己经在北京自立为王的好呀,要是他真的在北京自立,咱们又阻止得了吗?我看只要我们按计划的加封十四爷,在短时间内,他还不会有谋位的野心,咱们还能安稳住一时。”
  哲哲道:“你说的也未偿不是,只是多尔衮现在没有野心,不表示他将来没有,咱们能安稳住一时,但不能安稳一辈子啊。”
  大玉儿道:“福临能坐上皇位,己经是十分侥幸了,要是当初让豪格,或者博果儿继了位,那还有我们娘俩现在的位置,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以后的事情也只能以后再说。”
  哲哲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是,只希望咱们在盛京商量的结果能多尔衮多满意一段时间。还有玉儿,你在白天说的那几句话很好,很得休,多尔衮本来就和你是旧相识,我早就说过的,说不定你能够栓住他的野心,也未必可知啊。”
  大玉儿听了,不禁又低下了头。
  哲哲看了她一眼,又叹了一口气,道:“玉儿,这里只有我们姑侄两人,我也就不顾忌什么了,但凡还有别的法子,姑姑也不会你走这一步,但咱们都是女人,除了这法子之外,还有什么办法,你是福临的生母,他能不能长坐久安,恐怕就看你了。”
  大玉儿点了点头,轻声道:“姑姑,我明白的。”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七十三章 福临登基
  璞愚印把手指从多尔衮的脉门上移开,起身施礼道:“回禀两宫皇太后,睿亲王的身子骨没有大碍,只不是过连日操心政务,多劳累了一些,待贫僧下去之后,开几付补药,好生调养一些时日,也就好了,不过以后还是要多多休息,不可过于劳累了。”
  哲哲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大师傅了,不过这药还是要劳繁大师傅多多费心。”
  璞愚印双手合什,道:“这是贫僧份内之事,皇太后,睿亲王,贫僧就先行告退,这就去开药方,让内务府去抓药,亲自煎熬。”说着,又向他们施了一礼,起身告退了。
  等璞愚印走了以后,哲哲这才道:“十四弟,以后可不能只顾着军国大事,不顾自己的身体了。”
  多尔衮道:“臣谢两宫皇太后厚爱。”顿了一顿又道:“只是按规矩皇太后应该是住在坤宁宫的,只是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把皇宫烧毁了大半,这几个月的时间,也没法修理完全,因此只好委屈两宫皇太后,只能暂时在这里居住。”
  哲哲笑道:“我们到是没什么,住在那里都可以,而且我看这长清宫就很不错了,已经比盛京好多了,位置也宽敞多了,就是褔临是一刻也坐不住,在宫里东跑西跑。这会儿也不知在那个宫里转呢?”
  多尔衮道:“皇上还是个孩子,初进这紫禁城,自然要免不了四处游玩一番,宫里的人手多,那里都有人看着,不用担心。”
  哲哲道:“说到褔临,我到是想起来,福临的登基大典,司天监己经算好了日子,可是千万不能耽搁了。”
  多尔衮也笑道:“皇太后请放心吧,这样重要的事情,臣又怎么敢耽搁了呢,我早就准备好了,皇上就在武英殿举得登基大典,什么都己经准备妥当了,一定不会误事的。”
  哲哲点了点头,道:“有十四弟安排,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说是不是,玉儿。”
  大玉儿也点了点头,道:“姑姑说的是,我看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不如十四爷就宫里和我们一起吃饭吧。”
  哲哲也道:“好啊。”然后吩咐身边的待女苏末儿开始传膳。
  多尔衮又道:“太后,范学士和洪学士己经上奏了南征的疏奏,都是有关南征的事宣,还有还要请两宫皇太后过目御批。”
  哲哲摆了摆手,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军国大事,又能批出什么来。再说这些拆子呀,我一看就脑袋疼,这些个事情,以后十四弟就和大臣们商量着办,定好了以后才传进来用玺也就是了。朝廷上的事情,我们就都交给十四弟了。”顿了一顿,道:“如果有什么要请示的,就去找玉儿吧,她年轻,脑子又灵活,比我可强多了。”
  多尔衮忙道:“臣必当尽心竭力……”
  他还没有说完,大玉儿己笑着打断道:“好了,现在是自家人在一起说话,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说就不用说了。”
  这时御膳房里也把一道道美味莱肴送上来,而福临也在皇宫转了一圈,在一大堆太监宫女的陪伴下回到长清宫来,几个人也一起在桌前围坐吃饭。
  ————————————
  深夜,皇宫太庙的东配殿里,依旧亮着一线灯光。
  璞愚印正坐在莆团上,闭目颂经。这时只听“吱呀”一声,殿门打开,一个修衣挺直的身影从殿外进来,走刦璞愚印面前,恭身施礼道:“师尊己经来丂。”
  璞愚印睁开眼晴,道:“经玮,这么晚了,你还没有休息吗?”
  那叫经纬的人是作文士打扮,但生得十分年轻,最多不超过三十岁,面容俊雅,目光炯炯,盼顾之间,神采飞扬,掩藏不住一股兴奋之色。听璞愚印的问话,经纬道:“我那里睡得着呢?都快有三百年了吧,我们终于又回到这里了,天下又将是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历代祖师的遗愿,今天终于能移实现了,一想起来,我就激动万状啊!怎么也睡不着啊。”
  璞愚印淡淡道:“你还那个老毛病,就是沉不住气,现在激动万状,也未免太早了一点把,满人也只不过占领了北直和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也都只有一小部份,离夺取天下还差得远呢?”
  经纬笑道:“那也不过早晚的事情,现在李自成己失锐气,早己不复先时之勇,而南京朝廷虽然己经成立,但也是君昏臣愚,不思进取,内哄不止,只要满清举师南下,必然会势如破竹,天下统一,归复满清所是大势所趋了,何况天意早有示显,不是人力所能够挽回的。我看不出三年,我们的大业,必然成功有日。”
  听着他侃侃而谈,璞愚印却是沉默不语,但经纬显然兴致很高,并没有注意到璞愚印的神态,又问道:“师尊,现在还没有二师叔的消息吗?”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还没有,这些年也不知道他躲到那里去了,不过像天你二师叔这样的高手,如果蓄意隐藏行踪,恐怕也无人能够把他找出来。”
  经纬道:“三师叔己经传信给我,下个月就会从蒙古赶来,如果二师叔再能回来,您们三老能够重新聚首,而且我们的大业将成,那该是多好的事情。不过清军己经入关定鼎,无论二师叔隐藏在那里,恐怕都能够知道,那时说不定他会找来的。”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不会,如果他这个时候会回来,当初就不会离开了。”又看了经纬一眼,道:“你心里掂念的,恐怕不是你的二师叔吧。”
  经纬被他说中了心事,把头低了下来。
  璞愚印叹了一个气,道:“经纬,凡事不可强,何况现在满清虽然己经入关定都,但天下尚有大半未定,天意难测,还再于人谋,满清毕竟是异族,虽说明室不振,但汉人未必就会轻易屈服,以当年蒙古人之骁勇,夺取南宋的半壁江山也花了数十年时间,就是一座小小的襄阳,就差不多打了五年,若不是贾似道误国,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我听说一个月前在山东满清就吃了一个败战,可见平定天下,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顿了一顿,又道:“何况就是打下江山,又能如何,自古都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当初蒙古人夺取天下之后,我们的先辈们以为从此就能扬眉吐气了,那知蒙古人连九十年都守不住,就又被汉人赶回荒北去了。因此这次我们不仅要帮助满清夺取天下,还要守住天下,又岂是易事。”
  听他这么一说,经纬也猛然警醒,道:“师尊说的是,我确实是太得意忘形了。我明天就去安排人手,立刻潜入南方,刺探军事虚实,配合满清南下。”停了一停,又道:“顺更也打听一下二师叔的下落。”说着又向璞愚印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出殿去了。
  璞愚印心里却是苦笑了一声,看来经纬还是念念不忘啊,当初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因此也忍不住喃喃道:“老二,你始终都是不肯原谅我们吗?”
  ————————————
  十月,福临在两宫皇太后和多尔衮的陪同下,出北京社稷坛,祭告天地社稷,并将清朝历代先君的神位,奉安在太庙中,随即回宫升坐武英殿,即中国皇帝位。而满汉文武各官,按等级秩位,拜跪趋跄,高呼万岁。
  福临在正中就坐,迎受百官朝贺,虽然强自镇定,但到底还一个七岁的孩子,神色之间,还是颇显仓惶。只有哲哲和大玉儿稍低并坐于侧,但在目光之中,颇有欣慰。
  多尔衮位列群臣首位,因为不用行跪拜之礼,显得卓而不群,抬头向上看时,目光总不自觉的落在大玉儿身上。
  福临登基之后,首先以多尔衮功迹最高,加封他尊号为皇叔父摄政王,又特命礼部建碑勒铭,以是永记多尔衮的功绩,并且又赐摄政王冠服宫室等各制,另定摄政王宫室制度,皆与诸王不同。同时又加封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在福临继位之后,多尔衮和济尔恰朗本来并列为摄政王,但现在多尔衮己经掌握军权,又有入关定京之功,在封号上也压过济尔哈朗一头,而且济尓哈朗本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在血缘上也比多尔衮远了一层,因此渐渐己经不能和多尔衮并尊了。从此以后,多尔衮就正式称摄政王,而不再是睿亲王了。
  随后又加封各亲王贝勒大臣,阿济格从武英郡王晋升为英亲王,加封阿巴泰为多罗饶余郡王,加封吴三桂力平西王,赐册印。加封博洛为贝勒,其他贝勒贝子文武大臣也都各自晋升一级,而亲王不能再有加封,也都各有重赏,因此在一时间也是皆大欢喜。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七十四章 清廷议事
  第二天,福临在多尔衮的扶持下,在武英殿升朝议事,这时南明的北使团己经到达了北京,但被清廷软禁在鸿胪寺里。因此首先讨论的是如何处理南京来的北使团。
  其实这也用不着多讨论,因为清廷己经决意南征,收取江南之地,当然不会答应南京朝廷的求和,所谓处理,无非就是北使团的三名使臣是杀还是放而己。
  在场几位满臣都主张:“把使臣杀了算了!”但只有洪承畴跪禀:“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果杀了他们,下次恐怕无人敢再来了,还是留有余地为好。”
  多尔衮听了洪承畴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这几个人杀不杀,也无关大局,放回去又能怎么样,说不定还能吓唬吓唬南京朝廷,因此也有意放回南明使臣一行人。
  那知北使团中的陈洪范,在出使之前就己经与降清的明将唐虞时搭上关,并且暗与多尔衮书信往来,向清朝归降。听说清廷要遣使团南返,于是上奏多尔衮,请清廷截留使团中的左懋第、马绍愉等人,只放他自己南归。并且保证自己南归之后,为清朝打探南京的消息,招降江南诸将等等。
  因此多尔衮也改变了主意,并且亲自约见陈洪范,封官许愿,勉励他回江南后打探军情,帮清廷策反明朝诸将。同时也下令扣押左懋第、马绍愉等人,只许陈洪范本人带少数人回江南。而北使团之中的另一个成员,降清明将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溥,这时早己经随父降清,并薙发梳辫。
  南明使团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而接下来就是布置下一阶段的军事目标。
  这时各条战线的消息也陆续传到了北京,果然不出洪承畴所料,商家军在青州击败了和讬和李率泰之后,并没有继续进军济南,而是一直留守青州府内,虽然偶尔也会到济南府活动,但很快也会退回青州府去。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李自成却趁着清军的主将都返回北京迎接福临的空隙,也组织驻守山西平阳府的大顺军和河南西部的大顺军刘宗敏部配合,向河南怀庆府的清军发动了反攻。
  这一次进攻确实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大顺军首先攻克了济源、孟县,满清驻守怀庆府的总兵金玉和领兵出战,在柏香镇遭遇李自成和刘宗敏的优势兵力夹击,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人均在这一战中被大顺军所杀。而击败了金玉和之后,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乘胜进攻怀庆府的治所沁阳,满清驻守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带领军队进入沁阳固守待援。
  大顺军的这一胜利,也震动了整个河南地区,因为河南是中原腹地,因此李自成的战果不及青州之战,但影响力也远出山东的战事更大,而满清派出的河南巡抚罗绣锦也向北京连续发出了紧急求派援兵的奏疏。
  因为两黄旗保护福临到达北京之后,满汉八旗军几乎己经全部聚集在北京,清军前一阶段兵力不足的局面也有所缓解。而前一阶段战事顺利,也使多尔衮产生了乐观情绪,因此多尔衮本来计划分兵三路,分别进攻李自成、南明和山东,但现在看来,洪承畴的判断是正确的,目前清军的首要敌人是李自成。
  于是多尔衮也立刻调整自己的目标,首先集中兵力,进攻山西,先彻底打败李自成,并且顺带解决山东的商家军,等这两个目标解决之后,再集中两路兵力南下,扫平江南。
  进攻李自成的兵力将分为两路: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统兵取道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进攻陕北,得手后向南推进,直捣以西安为中心的大顺政权中心,另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等率领先进驻怀庆府,解沁阳之围,然后西进攻取潼关,打通入陕的门户,同阿济格部清军南北合击大顺军。
  这两路兵马各有大军八万余众,其中满八旗军合计再四万以上,占八旗总兵力的四成,可以说怀庆失利己经震动了清廷,这一次进攻李自成,清廷算是倾力出动了。
  而在山东的战役,多尔衮决定,派饶余多罗贝勒阿巴泰为主将,带领贝勒博和讬、博洛、贝子岳乐、都统准塔等人出战,李率泰等第一批山东的人马诸将都受他节制,率军进攻青州,以至一直收取登莱。
  因为这次福临入关,也把皇太极收集的有关商毅和商家军的资料文件带来了,不过这些资料只是到去年八月,离现在己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更新,而且就是去年八月以前的,也不足很全面,但也足以让多尔衮对商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了。商毅出头的时间并不长,能在这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带出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尽管主要是依靠火器取胜的,但也是十分难得了。因此这一次进收山东,可不能够再大意了。
  现在阿济格和多铎都领军进攻李自成,现在朝中能够独领一军作战的,只有阿巴泰和豪格两人,多尔衮当然不想让豪格领军立功,因此也只能派出阿巴泰。而且阿巴泰曾经领军在山东征战过,也和商家军交过手,熟悉这里的地理和商家军的战术,由他出战山东,也确实比豪格合适一些。
  其实自从回到盛京之后,尽管皇太极把这一次出兵定义为获胜,并重赏了阿巴泰,但阿巴泰一直为自己在穆陵关的败仗耿耿于怀,并且在家里和儿子博和讬、博洛、岳乐等人一起都认真研究去商家军的战术,以及破解的办法,同时也憋着一口气,想找机会报这一箭之仇。
  可以说阿巴泰是清廷除了皇太极之外,对商毅最重视,也是研究得最多的人,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研究比皇太极更有针对性,因为他倒底是和商毅交战过,亲自会过商家军的战术。
  因此多尔衮指派由他领军再次进攻山东时,阿巴泰也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报仇了。不过阿巴泰为人虽然粗鲁,但打起仗来可一点也不含糊,虽然十分愿意领军出战山东,但也向多尔衮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毕竟商毅也不是好对付的人,别到时候羊打不着还落得一身骚。
  不过阿巴泰到也没有多要满八旗兵,只要有万人左右就够了,但却提出,需要火铳手万人,其中鸟铳要有五千杆,鲁密铳最好也能有五百杆,另外还要各种火炮二百门,其中红夷火炮要占到七十到八十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