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书吧>书库>穿越>穿越之细水长流>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卷阅读_410

穿越之细水长流_分卷阅读_410

  所以,谢允青愤愤地想:不怪这些年他奶身为正房太太都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而他娘也拢不住他爹的心——她们为人说话处事的水平真的是差他大伯母和尚儿媳妇太远了!
  近三年得老太爷的言传身教,谢允青的眼光见识着实增长了不少。
  起码现谢允青已经知道老太爷和他爷偏心他大伯一房人不是全因为嫡长,而是他们的为人处事确是较他们都强。
  别的不说,只这回谢尚在看到自身不足后能坚持先补漏不下场,把风头让给他们,就叫他服气——无论基础还是文采,谢尚原本都强他们太多。
  虽说文无第二,但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还若只一味的不服,那便就不是自尊自信,而是自寻其辱了。
  谢允青也想似谢尚准备充足了再下场,奈何形势不由人——谢尚是不屑跟他争,但其他的兄弟却无不想跟他争,然后替了他上位。
  三月三,谢尚进小黑屋的那天,红枣收到了张乙和田树林联名写来的京中《中馈录》售罄的信。
  对于二十天卖完两千本书,红枣有点出乎意料——一场会试也才四五千人,而她年前也已写信嘱咐张乙在甘回斋上市方便面、麦片、芝麻糊等快捷食物。
  一般的举子买了《中馈录》也没地做方便面,倒是直接买现成的核算。
  不过能卖出去是好事,红枣转念便让陆虎搁府城也上市新版《中馈录》——府试、院试虽都只考一天,但考生们备考的心却是与会试的举子们无异。
  拿三本新版《中馈录》,红枣趁晚省的时候拿去天香园送给谢允芳、谢允怡的媳妇尤氏和范氏。谢允青的媳妇姜氏还在做月子,打算给谢允青的那本红枣便给了鲁氏。
  四房的李氏见状便道:“尚儿媳妇,先你给的一本《中馈录》你歆儿妹子便爱的跟什么似的——说书里列出来的菜谱子比我教的清楚。她听我的话不明白,但看了书就全然都清楚了!”
  “你现既新出了《中馈录》倒是再给你歆儿妹子一本吧,这样即便你歆儿妹子今后出了门,也能念着你的好!”
  一本书而已,何况李氏还说了这么一大串恭维话,红枣自是答应。
  谢馥儿和谢歆儿一般年岁,都是今年出门,鲁氏得李氏提醒便跟着替谢馥儿讨了一本。
  五房赵氏的女儿谢沁儿年岁还小,但她不甘落后,也跟着讨了一本。
  于是红枣送出去三本,又许出去三本,回院后自让小丫头把书送去不提。
  “又出一本《中馈录》?”隆庆帝看着李顺拿来的新《中馈录》奇怪道:“这本跟前面一本有什么区别?看着封面都是一样!”
  李顺:“陛下,这新出的一本比上一本多了两章。陛下,您看——”
  说着话,李顺翻开了书,然后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
  隆庆帝听后忍不住笑了。
  “谢翰林这个儿媳妇,”隆庆帝点头道:“倒是会想。新加的两章‘孝亲饮食’和‘科场饮食’都是发前人未发之思。”
  “朕早说过谢李氏是世间少有的孝女孝妇,现看她新补这章‘孝亲饮食’必是她看贫家老病之人饮食不周有感而得——难得是她并不似一般人只发批评感怀,而是能提出简易可行的法子。”
  “这就出奇可贵了!”
  李顺叹服:“陛下圣明!”
  隆庆帝翻翻书,忽又想起一事,问道:“先《雉水谢氏中馈录》刚出来的时候,我听说咱们朝里不少诰命也打算写她们家乡的《中馈录》。现她们都还在写吗?”
  李顺脑门开始出汗:“不少还在写,甚至已有好几家都写好准备刻印了,只甘回斋这新本《中馈录》出来后,是不是还接着印,臣这就去查!”
  隆庆帝笑:“其实这是好事。若不是看了谢李氏这本《中馈录》,朕竟不知道一个小小的雉水县竟有这许多美食,而朕富有四海,有一千五百个县。若每县都出一本《中馈录》,便是一千五百本,这得是多少美食?”
  隆庆帝被自己描绘的场景震惊住了——憧憬了好一会儿才和李顺道:“县令不是都要汇编县志吗?以后让县令把他们当地的风味都记到县志里去!”
  李顺苦笑:“陛下,君子远庖厨!”
  隆庆帝颇为可惜地叹了口气:“朕知道,朕不过说说而已。不然,一准地被御史抬着棺材来死谏。”
  “现朕就指望诰命们能多写几本来!”
  皇生艰难啊!隆庆帝叹息:可叹他富有四海,却不能尝尽天下风味。
  第379章 岁月静好(十四岁的五月初四)
  去年年底谢子安因为三年考核全优,官升了一级,成了从六品的修撰。
  今年开春谢子安又被点为会试同考官——将比全天下的举子还早一天被关进了贡院。
  会试考官外面听着威风,其实是个苦差。似考生每考完三天还能被放回家休息一晚睡一觉,且考完三场就没事儿了,而考官陪考完后还得没日没夜地阅卷、发榜——其间一律不许归家、不许传递,饭食也是每天规定的几样,然后一连吃一个多月。
  细究起来,这考官们受的罪啊其实比考生还多——翰林们的清贵是真的拿清苦换来的。
  和考生们一样,考官们的行李进贡院也是要经过官差搜拣的。
  入口处碰到同榜探花马英,彼此拱手问过好。马英笑道:“谢老弟,往年吃了不少你家的方便面、芝麻糊,今年你也尝尝我家做的芝麻核桃粉,看看味道比你家的如何?”
  谢子安忍不住笑:“一定,一定!”
  ……
  发卷的时候,谢子安和马英一起站在考号前看官差发卷,嗅到空气中浓郁的芝麻核桃香,马英轻声笑道:“看来今年不止咱们考官吃芝麻核桃粉,举子们也都在吃芝麻核桃粉了。”
  “太医们说这芝麻核桃粉有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之功效,倒是期待这次大比能多得几篇佳作!”
  枯燥辛苦的阅卷时候,每晚收工前考官们都要不顾辛劳的交流一回当天看到的美文佳句——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管的考棚里出的才子为荣。
  这是考官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说文人相轻的,一定没有见过翰林们为国取材的阅卷评判场面。
  谢子安闻言颔首道:“但愿如此!”
  马英瞥了谢子安一眼,嫌弃道:“谢老弟,咱们都这么熟了,谁还不知道谁?”
  “你想笑就笑吧!难不成我还会笑话你不成?”
  “我儿子若是也娶得这么能干的一个儿媳妇,我一准天天笑得合不拢嘴。”
  谢子安被马英调侃得有些不好意思,尴尬道:“哪里至于。”
  ……
  午后,谢子安和马英依例巡查考号时于空气中未散尽的芝麻核桃香中又嗅到了浓重的薄荷味。
  不用说,考生中的不少人都带了薄荷膏。
  “这薄荷膏实是个好东西!”马英和谢子安感叹:“我这回也带了。不过是我自己家做的。家里的花匠可算是摸出薄荷安全过冬的法子了。这不刚开春,就制出了新薄荷膏。味特冲,特提神……”
  谢子安不发一言地听着,心里则不免再一次感叹自己当年的好运和当机立断——果然是时不我待。
  当初的一万两聘礼算啥?想想这几年尚儿媳妇都赚多少钱了?
  何况银子事小,名节事大。尚儿媳妇这本《中馈录》一出,给他谢家招了多少金不换的好名声。
  他这个儿媳妇真是替尚儿娶到了!
  ……
  三月初五傍晚,谢尚一脸倦色的从模拟考号里出来。
  时老太爷、大老爷、谢奕带着郭馆主已在堂屋里等着了。看谢尚出来,老太爷嘘了嘘他的脸色,点头道:“看着气色还行!”
  谢尚把卷子递给老太爷道:“太爷爷、爷爷,卷子在这儿,我尽力了!”
  老太爷笑:“先诊脉!”
  郭馆主替谢尚号了一回脉后笑道:“大爷打小身子骨养得好,并无大碍。但凡歇两天,去了乏就行!”
  老太爷闻言方才放了心,让人送走郭馆主。
  振理送上砂锅鱼片粥,谢尚狼吞虎咽,三口两块便吃完了,急得老太爷在一边说:“慢点,慢点!”
  谢奕也帮腔道:“细嚼慢咽,哥哥,你要细嚼慢咽!”
  谢尚于百忙之手腾出手来掐了一把谢奕的脸蛋,嘲笑道:“下回我也饿你三天,然后看你怎么个细嚼慢咽法。”
  谢奕瞪着谢尚,转指着自己的脸蛋给谢知道看:“爷爷你看,哥哥掐的!哥哥吃饭不乖,还不许我说!”
  谢知道被谢奕萌得心都要化了。他抱起谢奕放到膝盖上慈爱笑道:“奕儿来,爷爷替你仔细瞧瞧你哥都掐你哪儿了?”
  “还疼不疼了?”
  ……
  谢尚吃完一锅粥还是意犹未尽。他看看眼前的空砂锅,后知后觉地问道:“太爷爷,这喝粥怎么都没有下粥菜和炸鹌鹑?”
  老太爷道:“你都三天没正经吃饭了,如何能吃这些油腻?尚儿,今儿你且先喝些粥,明儿一早就给你吃炸鹌鹑!”
  谢尚倒是好说话,旋即改口道:“那一会儿晚饭就给我煮锅红烧肉吧!”
  “要大块的五花肉,半肥半瘦,烧得出油,入口即化……”
  谢尚说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滴出来了,他拉住老太爷的手告诉道:“太爷爷,我今儿夜里做梦都在吃红烧肉,结果睁开眼才发现是空欢喜一场。”
  老太爷……
  红枣跟云氏晚饭后来五福院请安的时候看到才刚洗了澡的谢尚正在吃红烧肉——老太爷到底舍不得曾孙子空欢喜一场,让厨房给现做了红烧肉。
  云氏几日未见儿子自是想念,她看谢尚正在吃饭就不让他行礼,而是让他接着吃。
  谢奕见云氏来了,立刻跑过来告诉道:“娘,大哥吃了好多肉啊!”
  “十块了,”谢奕张开两只手给他娘看:“我数了,都吃十块了!”
  云氏听着就觉得心酸——瞧瞧她儿子都寡成啥样了?
  这科举真是太难了!
  红枣瞧着倒是觉得挺正常,毕竟她前世念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都跟猛虎下山似的能吞下一整碗的红烧肉。
  能吃是福,红枣暗想:但看谢尚现在吃肉的架势就知道三天小黑屋对谢尚的身体和心灵没啥大的影响。
  过足了肉瘾,谢尚方才能够好好说话。
  “娘,”放下筷子,谢尚恢复了往日翩翩佳公子的模样斯文言道:“您别担心。您只看我还能吃肉就知道我身子没事。”
  “我就是几天没吃肉想肉吃了而已!”
  “娘,我这是生平头一回连着好几天没吃肉,一时没能习惯,等后面习惯了就好!”
  云氏看着丰神如玉的长子,想着丈夫谢子安也是如此一路的披荆斩棘,心中欣慰:养儿肖夫,再无所求!
  红枣直至次日午后方才和谢尚说上话。
  “大爷,”红枣端一杯茶给刚回来的谢尚道:“这几天你辛苦了!”
  “是啊!”谢尚接过茶喝了一口,然后便捶着腰跟红枣诉苦:“红枣,你不知道那个考号只有三尺宽、四尺深,就一顶小轿那么大,还没有咱们卧房的马桶间大。”
  红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